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抗浮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主体结构的一侧外侧面上设置有抗浮梁,此侧的主体围护结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其侧部设置有与抗浮梁相适配的开口的C型梁,抗浮梁嵌入在该C型梁的开口当中,附属结构的底板则布置在C型梁的上方并与C型梁相连接。本发明通过C型梁和抗浮梁实现抗浮作用。在结构上,主体围护结构在布置时无须再向外移挪,基坑形状更为规则,降低了基坑的变形以及安全风险。同时,主体结构的底部不再需要外挑以形成扩张,仅需要连接抗浮梁,从而降低了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用量,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刘洋;唐凯;张骐;曹平;李冀伟;陶磊;卢致强;钟扬;刘建伟;申小兵;何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38517.6
公开号: CN110273439A
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雪
分类号: E02D31/12(2006.01);E;E02;E02D;E02D31
申请人地址: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东御河沿街16号
主权项: 1.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包括有主体结构和设置在主体结构的一侧的侧面且与主体结构相接通的附属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两侧外侧面均抵接有主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沿着远离主体结构方向向外凸出且沿主体结构长度方向延伸的抗浮梁,此侧的主体围护结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其侧部设置有与抗浮梁相适配的开口的C型梁,所述抗浮梁嵌入在该C型梁的开口当中,所述附属结构的底板则布置在C型梁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结构的底板与C型梁之间布置有褥垫层。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内的钢筋结构通过布置于其内部的钢筋接驳器而与抗浮梁的钢筋结构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围护结构为主体围护墙或主体围护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梁与C型梁之间布置有防水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主体结构和主体围护结构,在主体结构内预留与其钢筋结构相连的钢筋接驳器; S2、凿穿一侧的主体围护结构,形成附属结构布置空间; S3、在附属结构布置空间下方,向下凿出一定体积的主体围护结构钢筋结构,形成抗浮结构布置空间; S4、在抗浮结构布置空间内布置抗浮梁的钢筋结构,并将抗浮梁的钢筋结构与主体结构内预留的钢筋接驳器相连,之后浇筑抗浮梁,使抗浮梁与主体结构固定在一起。 S5、在抗浮结构布置空间内布置C型梁的钢筋结构,浇筑C型梁并使抗浮梁嵌入在C型梁的开口当中,其中,步骤S3中所凿出的主体围护结构的钢筋结构锚入C型梁内,以使C型梁与主体围护结构固定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抗浮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在C型梁的顶部布置褥垫层,之后施工附属结构,并使附属结构的底板通过褥垫层而与所述C型梁的顶部相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