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包括纵向及横向车身结构;纵向车身结构包括左前纵梁总成、左后纵梁总成、前地板左纵梁、左门槛梁总成、右前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前地板右纵梁及右门槛梁总成;横向车身结构包括左前座椅前横梁及右前座椅前横梁;通过左前纵梁总成及前地板左纵梁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通过右前纵梁总成及前地板右纵梁形成第二纵向传力路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结构有效地吸收、传递并分散碰撞力,从而提升了车身结构的碰撞安全性能,有效地减少了乘员舱碰撞变形量,从而较好地保证了乘客安全,而且提升了车身强度,提升了车身抗扭性,从而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唐建波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097025.4 |
公开号: |
CN209479788U |
代理机构: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 |
分类号: |
B62D25/20(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涞港路77号510-523室 |
主权项: |
1.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车身结构及横向车身结构; 所述纵向车身结构包括左前纵梁总成(2)、左后纵梁总成(3)、前地板左纵梁(4)、左门槛梁总成(5)、右前纵梁总成(17)、右后纵梁总成(18)、前地板右纵梁(19)及右门槛梁总成(20); 所述横向车身结构包括左前座椅前横梁(6)及右前座椅前横梁(21); 所述前地板左纵梁(4)的前端与所述左前纵梁总成(2)的后端连接,并且还通过分别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的前端及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的前端连接呈E字型,所述前地板左纵梁(4)的后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左前座椅前横梁(6)上; 所述前地板右纵梁(19)的前端与所述右前纵梁总成(17)的后端连接,并且还通过分别与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的前端及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的前端连接呈E字型,所述前地板右纵梁(19)的后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右前座椅前横梁(21)上; 通过所述左前纵梁总成(2)及所述前地板左纵梁(4)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31); 通过所述右前纵梁总成(17)及所述前地板右纵梁(19)形成第二纵向传力路径(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车身结构还包括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及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 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的后端连接; 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的后端连接; 通过所述左前纵梁总成(2)、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及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形成第三纵向传力路径(33); 通过所述左前纵梁总成(2)及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形成第四纵向传力路径(34); 通过所述右前纵梁总成(17)及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形成第五纵向传力路径(35); 通过所述右前纵梁总成(17)、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形成第六纵向传力路径(3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车身结构还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左前座椅后横梁(7)、中地板横梁(8)、后地板前横梁(10)、后地板中横梁(11)、后地板后横梁(12)、后防撞梁总成(13)、前部加强连接件(14)、中部加强连接件(15)、后部加强连接件(16)及右前座椅后横梁(22); 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左前纵梁总成(2)的前端及所述右前纵梁总成(17)的前端; 所述左前座椅前横梁(6)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及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 所述左前座椅后横梁(7)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及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 所述右前座椅前横梁(2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及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 所述右前座椅后横梁(2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及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 所述前部加强连接件(14)设置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及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之间; 所述中部加强连接件(15)用于连接所述左前座椅前横梁(6)及所述右前座椅前横梁(21); 所述后部加强连接件(16)用于连接所述左前座椅后横梁(7)及所述右前座椅后横梁(22); 所述中地板横梁(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 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 所述后地板中横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 所述后地板后横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 后防撞梁总成(1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地板左后纵梁总成(9)的后端及所述地板右后纵梁总成(23)的后端; 通过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形成第一横向传力路径(41); 通过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所述前部加强连接件(14)、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及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形成第二横向传力路径(42); 通过所述左前座椅前横梁(6)、所述中部加强连接件(15)及所述右前座椅前横梁(21)形成第三横向传力路径(43); 通过所述左前座椅后横梁(7)、所述后部加强连接件(16)及所述右前座椅后横梁(22)形成第四横向传力路径(44); 通过所述中地板横梁(8)形成第五横向传力路径(45); 通过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0)形成第六横向传力路径(46); 通过所述后地板中横梁(11)形成第七横向传力路径(47); 通过所述后地板后横梁(12)形成第八横向传力路径(48); 通过所述后防撞梁总成(13)形成第九横向传力路径(4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汽车的座位数量来调整所述后地板中横梁(11)与所述后地板后横梁(12)之间的间距,或,调整所述后地板后横梁(12)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13)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槛梁总成(5)用于对应所述汽车的左门槛的位置处; 所述右门槛梁总成(20)用于对应所述汽车的右门槛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3)用于对应所述汽车的中通道的左侧位置处; 所述右后纵梁总成(18)用于对应所述中通道的右侧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的材质包括钢或铝。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燃油车或电动汽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5座、6座或7座汽车。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