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中部上端面安装有车斗,且车斗前侧上端面安装有卷帘门装置。按压块滑动连接在车斗内部左侧面上端部位,通过将按压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四根滑动柱,使按压块在车斗内部侧面上端部位开设的矩形凹槽处滑动时更加平稳,且当车斗内部装载的矿石高度到达按压块的高度时,通过矿石的挤压作用,使按压块将矩形凹槽内部安装的控制开关按键进行按压,且通过控制开关的按压,使卷帘门装置开始运作并将卷帘门在两个矩形滑槽内部进行向后滑动,使车斗上方得到关闭,从而使车斗上方开口处得到限制,有效的提高了采矿用的运输车在装载矿石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贵州;52 |
申请人: |
贵州大学 |
发明人: |
左宇军;高正华;雷振;周旋;王浩;王家轩;吴国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87104.4 |
公开号: |
CN110422106A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分类号: |
B60P7/02(2006.01);B;B60;B60P;B60P7 |
申请人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 |
主权项: |
1.一种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中部上端面安装有车斗(2),且车斗(2)前侧上端面安装有卷帘门装置(3);所述车斗(2)内部左侧面上端滑动连接有按压块(4);所述车斗(2)内部左侧上端安装有控制开关(5),且控制开关(5)位于按压块(4)左侧部位;所述卷帘门装置(3)与控制开关(5)为普通电性相连接,且控制开关(5)与车体(1)内部电源为普通电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2)还包括第一保护板(201)、加强筋(202)、矩形凹槽(203)和圆形通孔(204),所述车斗(2)前端面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板(201),且车斗(2)内部左侧面上端开设有矩形凹槽(203),所述矩形凹槽(203)内部左侧共开设有四个所述圆形通孔(2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装置(3)还包括支座(301)、滑轨(302)、矩形滑槽(303)、第二保护板(304)和卷帘门(305),所述支座(301)焊接在第一保护板(201)上端面,且第一保护板(201)上端面安装有卷帘门装置(3),所述滑轨(3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轨(302)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斗(2)上端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滑轨(302)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所述矩形滑槽(303),且两个所述滑轨(302)上端面前侧焊接有第二保护板(304),所述卷帘门装置(3)内安装有卷帘门(305),且卷帘门(305)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轨(302)相对面开设的两个所述矩形滑槽(30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4)还包括滑动柱(401)、圆形限位块(402)和弹簧(6),所述按压块(4)左端面共固定连接有四根所述滑动柱(401),且每根所述滑动柱(401)左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圆形限位块(402),每根所述滑动柱(401)外部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弹簧(6),四根所述滑动柱(401)外周面分别与四个所述圆形通孔(204)内部滑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5)还包括矩形限位块(501),所述控制开关(5)安装在车斗(2)内部左侧面上端开设的矩形凹槽(203)内部,所述控制开关(5)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矩形限位块(501),且每个所述矩形限位块(501)左端面均与矩形凹槽(203)内部左侧面固定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6)均位于按压块(4)左侧面和矩形凹槽(203)内部右侧面之间,且每个所述弹簧(6)左右两端均分别与按压块(4)左侧面和矩形凹槽(203)内部右侧面紧密相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5)中按键的厚度为八毫米至十毫米,且矩形限位块(501)右端面到控制开关(5)中按键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两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斗(2)内部装载的矿石高度到达按压块(4)高度时,按压块(4)左端面与控制开关(5)中按键右端面紧密相贴,且卷帘门装置(3)在车斗(2)上方为关闭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矿用的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板(201)底端面与车斗(2)前端面之间呈矩形阵列状共设有四个所述加强筋(202)。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