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中空轮体及装有该轮体的车辆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轮体及装有该轮体的车辆,其中,中空轮体包括轮毂和胎体,轮毂包括内轮毂和外轮毂,内轮毂和外轮毂之间设有轴承,胎体覆盖外轮毂的外侧,并与外轮毂固定连接,外轮毂与内轮毂转动连接,内轮毂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支撑件,支撑件位于内轮毂的下部。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中空轮体取消了轮辐,采用轴承实现轮体的转动,并将支撑件设置在内轮毂的下部,减少整个轴承和轮毂的受力,有效防止轮毂变形,延长中空轮体的使用寿命;并将该中空轮体应用在车辆上,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辐条损坏难以维修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永康骑客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77698.0 |
公开号: |
CN110406314A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琪 |
分类号: |
B60B19/00(2006.01);B;B60;B60B;B60B19 |
申请人地址: |
3100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发区诚信路228号第4幢 |
主权项: |
1.一种中空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胎体,所述轮毂包括内轮毂和外轮毂,所述内轮毂和所述外轮毂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胎体覆盖所述外轮毂的外侧,并与所述外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外轮毂与所述内轮毂转动连接,所述内轮毂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内轮毂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包括左侧盖和右侧盖,所述左侧盖和所述右侧盖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盖内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右侧盖内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外轮毂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朝向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设置,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容纳腔,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三缺口的内壁接触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还包括主体和外轮毂盖,所述外轮毂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轮毂盖和所述主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三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与车体连接的支撑臂和与内轮毂连接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轴和转向轴承,所述支撑臂上设有转向腔,所述转向轴和所述转向轴承位于所述转向腔中,所述转向轴与所述内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向轴上,并与所述转向腔接触,所述转向轴相对所述支撑臂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转向腔中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转向腔的下部,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转向腔的上部,所述转向轴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向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中,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侧壁接触,所述下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向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中,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环形槽中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上轴承的上方,并与所述转向轴固定连接,以压紧所述上轴承。 6.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轮体,至少一个轮体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轮体,所述中空轮体位于所述车体的前端和/或后端,并通过支撑件与所述车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中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空轮体位于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驱动装置与位于所述车体后端的轮体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扶手,所述转向扶手与所述中空轮体的内轮毂上部固定连接,转向轴的轴线与所述转向扶手的中心共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臂和转向组件,所述支撑臂一端与内轮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支撑臂包括转向部、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转向部与所述内轮毂连接,用于容纳所述转向组件,所述延伸部朝向远离所述中空轮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延伸部和所述车体,所述延伸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供所述中空轮体转动的空间;所述转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