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包括位于车站中部的轨行区,所述轨行区两侧均设有站厅和站台,所述站厅内设有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所述轨行区两侧的非付费区通过第一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一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一,所述轨行区两侧的付费区通过第二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二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二,所述轨行区同侧的通道一和通道二并排设置。该发明将轨行区两侧的站厅通过第一楼梯组和第二楼梯组连通,且两楼梯组并排布置整体位于车站公共区的一侧,提高了车站空间利用率,且便于导向设计和施工,加强跨轨楼梯使用的便利性和直观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赛龙;周会武;沈学军;杨亚;罗容华;李瑞;薛永星;孙智;万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10-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971939.5 |
公开号: |
CN110626359A |
代理机构: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瑛 |
分类号: |
B61B1/00(2006.01);B;B61;B61B;B61B1 |
申请人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包括位于车站中部的轨行区,所述轨行区两侧均设有站厅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内设有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所述轨行区两侧的非付费区通过第一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一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一,所述轨行区两侧的付费区通过第二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二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二,所述轨行区同侧的通道一和通道二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与站台位于同一层,且所述付费区靠近站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道一相对设置且通过水平设置的平台一连接,两个所述通道二相对设置且通过水平设置的平台二连接,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均位于所述轨行区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等高并排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为直跑步行楼梯,直跑步行楼梯的底端位于所述非付费区内,直跑步行楼梯的顶端跨越付费区延伸至平台一;所述通道二为转折步行楼梯,转折步行楼梯的底端位于付费区内,转折步行楼梯的顶端延伸至平台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行区同侧的通道一和通道二紧邻布置,且通道一和通道二之间通过隔墙分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的底端与通道二的转折处构成供售票机放置的半围合空间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和通道二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梯段级和多段第二梯段级,且第一梯段级与第二梯段级,以及相邻的两第二梯段级之间通过平台段连接;所述通道一的第一梯段级位于非付费区内,所述通道二的第一梯段级位于付费区内,且通道二的第一梯段级与第二梯段级的延伸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通过自动电梯和/或步行楼梯与地面连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