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
专利名称: 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包括:电池、电池包外壳和底板,电池固定安装于电池包外壳中,电池包外壳转动连接于底板上,电池包外壳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为电池包外壳相对底板转动提供阻力的减震器。它取消了电池包与底盘之间的刚性连接,改用弹性阻尼联接,从而使电池包具有相对于底盘转动的自由度,减小了电池包转动惯量对于整车转向的影响,在不影响电池的体积和质量的前提下改善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车辆重心升高不明显,改善了车辆的侧倾性能。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汽车底盘基础上进行较小的改动就能得到很大的车辆操纵稳定性改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
发明人: 高炳钊;胡启元;田萌健;陈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6-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062835.X
公开号: CN208789472U
分类号: B60K1/04(2019.01);B;B60;B60K;B60K1
申请人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娄山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1)、电池包外壳(2)和底板(3),所述电池(1)固定安装于电池包外壳(2)中,所述电池包外壳(2)转动连接于底板(3)上,所述电池包外壳(2)与底板(3)之间设置有为电池包外壳(2)相对底板(3)转动提供阻力的减震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轮(6A),所述电池包外壳(2)的底部开有以底部中心为圆心的至少两条同心的第一弧形滑道(20),所述电池包外壳(2)底部中心处开有一个供滚动轴承安装的轴承安装槽(2B),所述底板(3)的中心处设置有一用于安装滚动轴承的安装轴(3B),所述安装轴(3B)穿装于轴承安装槽(2B)中,所述电池包外壳(2)通过滚动轴承及安装轴(3B)与底板(3)转动连接,所述底板(3)上与第一弧形滑道(2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滚轮安装槽(3A),所述第一滚轮(6A)通过轴(6B)转动安装于安装槽(3A)中,所述第一滚轮(6A)的上部露出滚轮安装槽(3A)伸入至第一弧形滑道(20)中为电池(1)或电池包外壳(2)提供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滑道(20)为四条,分别为左弧形滑道(2A)、右弧形滑道(2D)、前弧形滑道(2E)和后弧形滑道(2C),左弧形滑道(2A)与右弧形滑道(2D)左右对称,前弧形滑道(2E)与后弧形滑道(2C)前后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压板(6D),所述滚轮安装槽(3A)的两侧向下凹陷形成小方槽,所述第一滚轮(6A)的轴(6B)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小方槽内,从而埋入底板(3)内部;两限位压板(6D)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两小方槽上以限制轴(6B)竖直方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外壳(2)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旋转槽(2F),所述旋转槽(2F)的上下表面具有开孔(2G),所述开孔(2G)中连接有一连接螺栓(2L),所述减震器(5)的连杆(5B)通过第一吊环(5A)与连接螺栓(2L)铰接,所述底板(3)的四角处各固接有一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与汽车底盘相连接使得底板(3)随汽车底盘运动,所述减震器(5)的储油缸筒(5C)通过第二吊环(5D)与固定柱(4)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5)设置得与底板(3)的长度方向具有一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横摆悬置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限位板(7)和右限位板(8),所述左限位板(7)的左端通过第一螺栓(7L)安装在底板(3)的左端上,右端位于电池包外壳(2)的上方并与电池包外壳(2)留有一定间隔;所述电池包外壳(2)的左端上表面开有以电池包外壳(2)中心为圆心的第二弧形滑道(2K),左限位板(7)上与第二弧形滑道(2K)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方型槽(7A),所述方型槽(7A)中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7B),所述第二滚轮(7B)的底部露出左限位板(7)伸入至电池包外壳(2)的第二弧形滑道(2K)中,为电池(1)或电池包外壳(2)提供向下的支撑力,所述右限位板(8)的结构与左限位板(7)结构相同,两者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右限位板(8)与底板(3)及电池包外壳(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与左限位板(7)相同。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