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方法 |
摘要: |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方法,本发明属于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病害整治技术领域。所述纠偏方法在确定纠偏量后,对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安装套筒丝杠顶升设备后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整体顶升,使之与隧道仰拱回填层间脱粘;然后安装纠偏和反力设备后在实时监控的情况下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横向顶推纠偏并在到位后进行限位约束,最后完成轨道结构高程调整、离缝灌注和植筋锚固,实现对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的纠偏恢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快捷、安全可靠、成本经济,适用于天窗时间内对铁路隧道内多种类型无砟轨道结构由于沉降、上拱或是施工偏差导致的横向偏差病害的纠偏修复方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发明人: |
郑新国;胡振威;刘占刚;王成;吴湖;李书明;曾志;程冠之;董全霄;刘相会;杨德军;刘竞;周骏;郁培云;饶云兵;郑新华;李世达;谢永江;潘永健;于洪钦;王财平;尚潍;李开林;潘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0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487229.7 |
公开号: |
CN109778612A |
分类号: |
E01B29/00(2006.01);E;E01;E01B;E01B29 |
申请人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
主权项: |
1.所述的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测量无砟轨道结构中线和高程偏差量并确定纠偏量;(2)安装无砟轨道结构套筒丝杠顶升设备;(3)对无砟轨道结构顶升脱粘;(4)安装顶推纠偏和反力设备;(5)横向顶推纠偏;(6)无砟轨道结构临时限位;(7)无砟轨道结构高程精调;(8)纠偏界面离缝灌浆;(9)轨道结构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套筒丝杠顶升设备由套筒、丝杠、加力扳手和支承底座组成;套筒外径为50mm~100mm,套筒长度根据锚固位置轨道厚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200mm~800mm,套筒外侧面为增大锚固粘结力而进行压花处理,套筒内侧有与丝杠配套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套筒丝杠顶升设备安装,是在轨道结构上竖向打孔,打孔深度为打孔位置处无砟轨道结构的厚度,然后通过环氧树脂植筋胶将套筒锚固于轨道结构混凝土中,其锚固位置位于道床板(轨道板)上或者位于底座(支承层)两侧;套筒沿线路纵向安装间距为0.6m~2m,每排沿轨道中线对称安装2个;植筋胶固化后,将丝杠拧入套筒,丝杠底端直接作用于或者通过支承底座作用于隧道仰拱回填层混凝土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顶升脱粘,是人力借助加力扳手旋拧丝杠,丝杠与套筒间的相对转动使套筒上升并产生顶升力,套筒带动轨道结构实现轨道结构的顶升,同时实现轨道结构与其下部的仰拱回填层混凝土间脱粘的目的;顶升脱粘过程对轨道结构顶升高度为2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安装的顶推纠偏和反力设备主要包括顶推反力设备、对侧限位设备、顶推设备和轨道结构滑移设备;顶推反力设备和对侧限位设备根据轨道结构纠偏方向和现场情况作用于邻线轨道侧面、隧道防撞墙侧面或者专门施做的反力结构上;顶推设备为千斤顶群,其单个顶推能力为100kN~1000kN;轨道结构滑移设备为中间涂有润滑油的两层钢板或其他硬质板材,其每层的厚度为2mm~10mm,通过套筒丝杠顶升设备顶升轨道结构配合其安放于纠偏界面内靠轨道结构边缘的位置,纵向安装间距为1m~5m,每排安装2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区段无砟轨道结构高程调整,是采用套筒丝杠顶升设备协同控制轨道结构至设计高程,根据轨道结构高程偏差情况,这个高程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7.所述的纠偏界面离缝灌浆,用于纠偏界面离缝的填充和轨道结构与仰拱回填层的粘结恢复,其所用材料根据离缝大小采用满足天窗时间施工的砂浆类填充材料或者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等高分子类填充材料。 8.所述的轨道结构锚固,是在轨道结构上竖向钻孔并钻入仰拱回填层,然后采用环氧树脂植筋胶植入锚杆,将轨道结构和隧道仰拱回填层锚固为一个整体。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