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属于相变过程基础物性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核磁共振控制装置、光纤测温校准装置、相变反应装置和油浴恒温循环装置,所述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为一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其内部置有相变反应装置,且所述相变反应装置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相连接;能够有效的模拟多种多孔介质中相变过程,并对多孔介质中内部的相变过程进行温度分布测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赵佳飞;孙明瑞;宋永臣;陆毅;张伦祥;匡洋民;陶建云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0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22835.4 |
公开号: |
CN109839403A |
代理机构: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分类号: |
G01N24/08(2006.01);G;G01;G01N;G01N24 |
申请人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核磁共振控制装置(2)、光纤测温校准装置(3)、相变反应装置(4)和油浴恒温循环装置(5),所述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为一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其内部置有相变反应装置(4),且所述相变反应装置(4)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相连接;所述核磁共振控制装置(2)包括相连接的计算机和信号线(201),所述光纤测温校准装置(3)包括相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和光纤线(301);所述计算机通过信号线(201)分别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和光纤测温校准装置(3)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光纤线(301)与相变反应装置(4)相连接;所述油浴恒温循环装置(5)包括恒温油浴箱,所述恒温油浴箱通过循环管路a(501)连接于相变反应装置(4)一端,所述恒温油浴箱通过循环管路b(502)连接于相变反应装置(4)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反应装置(4)包括控温套管(9),所述控温套管(9)为一端面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半封闭圆柱体型结构,其开口的一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1)连接有控温套管盖板(12),所述控温套管盖板(12)上设有油浴出口管(7);所述控温套管(9)另一端设有油浴入口管(6),所述油浴出口管(7)和油浴入口管(6)均与控温套管(9)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套管(9)内部设有相变反应釜(10),所述相变反应釜(10)一端通过定位螺栓(13)与控温套管(9)设有油浴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相变反应釜(10)另一端连接有相变反应釜盖板(15),所述相变反应釜盖板(15)上开设有导管插孔,所述导管插孔贯穿于相变反应釜盖板(15),且导管插孔内壁与光纤探头导管(14)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纤探头导管(14)的另一端连接于控温套管盖板(12)上开设的光纤探头导管通槽的内壁;所述控温套管盖板(12)上开设有多个油管插孔,所述的多个油管插孔内均插入有油管(8),所述油管(8)伸入至控温套管(9)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探头导管(14)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光纤探头导管通槽和油管插孔均贯穿于控温套管盖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301)一端设有光纤探头,所述光纤探头通过光纤线(301)穿过光纤探头导管(14)内部并伸入至相变反应釜(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8)伸入控温套管(9)内部的端面与控温套管(9)的内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相变过程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套管盖板(12)的直径大于控温套管(9)的直径。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