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地下管线密集区域的轨道交通无柱车站修建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地下管线密集区域的轨道交通无柱车站修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密集区域的轨道交通无柱车站修建方法,通过设置围护桩、分隔桩和临时立柱,将地下车站的修建分成两个单独的操作区块,可减少施工对既有管线的影响,降低车站施工的风险和难度;临时立柱有利于无柱车站顶板的浇筑和所承受荷载的转换,同时其上部区域还可为容纳市政地下管线提供空间,有利于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另外,通过管线的迁移,可避免地下车站基坑开挖和主体浇筑时无处放置地下管线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市政管线。本发明中的车站修建降低了无柱车站施工期间对地下管线干扰和改迁设置难的突出问题,并有利于无柱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具有车站结构简单、施工工艺少、施工难度小、造价相对较低和使用范围广等的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周晓军;朱东峰;苏志刚;姜怀祖;景文琦;李战军;张拳;章春炜;周高烽;赖亚林;蔡鹏麟;陈征宜;吴冰强;郭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82554.0
公开号: CN109868838A
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艳艳
分类号: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管线密集区域的轨道交通无柱车站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建车站的位置设置围挡(1),并将确定基坑边缘位置的围护桩(2)钉入地面以下,再从基坑中部钉入分隔桩(3),然后在分隔桩(3)一侧预埋临时立柱(4);所述围护桩(2)和分隔桩(3)的顶部与地面平齐,且围护桩(2)的长度大于基坑的深度,分隔桩(3)的长度不小于基坑深度的一半,所述临时立柱(4)埋入地面以下; S2:挖走分隔桩(3)预埋有临时立柱(4)一侧厚度为1~1.5m的表层土体,使围护桩(2)与分隔桩(3)的顶部露出,并整理出地下管线,将其改迁至围挡(1)与围护桩(2)之间的地面上,然后在围护桩(2)和分隔桩(3)的顶端浇筑冠梁(5),并在两者的冠梁(5)之间浇筑横撑(6),所述横撑(6)的宽度为0.5~0.8m,每两根横撑(6)之间的水平间距为8~12m; S3:继续向下挖掘至临时立柱(4)顶部露出,然后在挖出的土坑侧壁浇筑侧墙(7),并在临时立柱(4)的顶部浇筑冠梁(5),再在临时立柱的冠梁(5)上浇筑拉杆板(8),所述拉杆板(8)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墙(7)上,另一端延伸至分隔桩(3)并在其上方浇筑有挡墙(9),所述挡墙(9)顶端与地面平齐,底端与拉杆板(8)平齐; S4:在拉杆板(8)上方浇筑拱形顶板(10),所述拱形顶板(10)一端与侧墙(7)的上端相接,另一端紧挨挡墙(9); S5:按照S2中的方法对分隔桩(3)另一侧的基坑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程中所整理出的管线与S2中整理出的管线一起改迁到已经浇筑好的拱形顶板(10)上方,并拆除分隔桩(3); S6:继续沿基坑两侧的围护桩(2)向下挖掘,直至基坑完全成型;浇筑补齐基坑两侧的侧墙(7),并在侧墙(7)中部浇筑中间楼板(13); S7:在基坑底部浇筑弧形底板(11),所述弧形底板(11)的两端分别与基坑两侧的侧墙(7)底端相接; S8:浇筑基坑另外一侧的拉杆板(8)和拱形顶板(10),并将其与对侧的拉杆板(8)和拱形顶板(10)连成整体; S9:拆除车站内部区域中的临时立柱(4),并浇筑站台(14); S10:拆除挡墙(9)并在拱形顶板(10)上部回填土体,恢复地面后拆除围挡(1),完成车站的修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无柱车站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钉入基坑一侧的围护桩(2)按0.8~2m的间距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无柱车站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在挖掘基坑时,随着地层的开挖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两端分别与基坑两侧的围护桩(2)相连接;侧墙(7)的补齐从下到上进行,补齐过程中从下到上依次拆除支撑杆(15),并在侧墙(7)的上部和下部各设一排倒撑(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无柱车站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5)和倒撑(12)为直径为600~1000mm的钢管。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