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带有辅助悬架单元的纵向板簧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悬架的纵向板簧装置(10),它包括纵长的板簧单元(12)、用于将板簧单元(12)机械连接到机动车辆的车轴(94)的连接装置(16)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至少一个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在大体竖直的方向上设置在底盘(92)和车轴(94)之间。根据本发明,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包括具有在相同方向上的回弹力的多个悬架元件(48‑58、70、74、78、80)并且被设置为在预定第一偏转深度之上时产生底盘(92)和车轴(94)之间的有效连接。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美国;US |
申请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发明人: |
沃尔夫冈·大卫;保罗·赞德伯尔根;托马斯·格哈德斯;拉尔夫·辛茨恩;马克·西蒙;弗雷德里克·彼得·沃尔夫-蒙海姆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427755.4 |
公开号: |
CN109866567A |
代理机构: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分类号: |
B60G11/36(2006.01);B;B60;B60G;B60G11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中心大道330号800室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悬架的纵向板簧装置(10),包括: -纵长的板簧单元(12), -连接装置(16),所述连接装置(16)用于将所述板簧单元(12)机械地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轴(94), -至少一个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以大体竖直方向布置在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具有多个悬架元件(48-58、70、74、78、80)并且被设置为在预定第一弹簧偏转深度之上产生所述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的有效连接,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70、74、78、80)具有沿相同方向作用的回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中的所述悬架元件(48-58)设计成同心布置的片状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7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悬架元件(70)设计成杆的形式并且包括橡胶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橡胶弹性材料的所述悬架元件(70)设置成在绝对大于所述预定第一偏转深度的预定第二偏转深度之上产生所述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的有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关于通过所述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产生的所述有效连接而引入所述辅助悬架单元(72)的力,包括所述橡胶弹性材料的所述悬架元件(74)与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74)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所述悬架元件(48、58)以串联力的方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悬架元件(78、80)中的第一悬架元件(78)设计为螺旋弹簧,所述多个悬架元件(78、80)中的第二悬架元件(80)由橡胶弹性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第一悬架元件(78)大体上完全嵌入所述第二悬架元件(80)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接触支承元件(66)被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支承元件(66)在所述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形成有效连接的情况下布置在从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70、74、78、80)的至少复位弹簧力的方向上看的所述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的前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连接元件(60、62、88)设置有水平面,所述水平面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悬架元件(48、58、80)中的一个所述悬架元件(48、58、8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纵向板簧装置(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的所述悬架元件(48-58、70、74、78、80)能够附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所述底盘(92)。 10.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具有至少一对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轴的纵向板簧装置(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悬架单元(46、68、72、76)的所述悬架元件(48-58、70、74、78、80)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的所述底盘(92)和所述车轴(94)之间。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