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起落架大变形随动加载过程中载荷准确施加方法
专利名称: 起落架大变形随动加载过程中载荷准确施加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起落架大变形随动加载过程中载荷准确施加方法,解决了起落架垂向随动加载试验过程中变形导致载荷施加存在误差问题,实现提高试验加载准确度的目的。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发明人: 王孟孟;李晓冬;王征;张赟;刘冰;朱林刚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43459.7
公开号: CN109866941A
代理机构: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高原
分类号: B64F5/60(2017.01);B;B64;B64F;B64F5
申请人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3号
主权项: 1.一种起落架大变形随动加载过程中载荷准确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起落架的某考核级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该考核级的航向位移、垂向位移及侧向位移,其中,航向、垂向及侧向相互垂直; 根据考核级垂向和侧向位移预置航向加载设备的安装位置,垂向加载设备不需要预置,需保证足够的随动变形空间,根据考核级航向和垂向位移预置侧向加载设备的安装位置; 建立垂向随动起落架加载力学简化模型,选取第i加载级为研究对象,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第i加载级加载设备施加载荷方向力线向量: 其中,为航向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力线向量,为垂向随动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力线向量,为侧向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力线向量,L1为航向加载设备固定位置与加载初始位置的航向距离,L3为侧向加载设备固定位置与加载初始位置的侧向距离,Δx为航向位移初始预估量,Δy为垂向位移初始预估量,Δz为侧向位移初始预估量,xi为第i加载级的航向位移,yi为第i加载级的垂向位移,zi为第i加载级的侧向位移;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各加载级施加载荷方向余弦矩阵: 其中,αA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βA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αB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βB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αC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βC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L1为航向加载设备固定位置与加载初始位置的航向距离,L3为侧向加载设备固定位置与加载初始位置的侧向距离,Δx为航向位移初始预估量,Δy为垂向位移初始预估量,Δz为侧向位移初始预估量,xi为第i加载级的航向位移,yi为第i加载级的垂向位移,zi为第i加载级的侧向位移;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各加载级施加载荷,并编入载荷谱文件: 其中,F1i为航向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F2i为垂向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F3i为侧向加载设备实际施加载荷,Fxi为第i加载级航向理论载荷,Fyi为第i加载级垂向理论载荷,Fzi为第i加载级侧向理论载荷,αA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βA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X轴夹角,αB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βB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Y轴夹角,αCi为航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βCi为垂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为侧向实际施加载荷与Z轴夹角; 根据载荷谱文件开展预试试验,测量起落架的实际航向位移、实际垂向位移以及实际侧向位移; 将实际航向位移与航向初始预估量进行对比,将实际垂向位移与垂向初始预估量进行对比,将实际侧向位移与侧向初始预估量进行对比; 若实际航向位移与航向初始预估量接近,并且实际垂向位移与垂向初始预估量接近,并且实际侧向位移与侧向初始预估量接近,则继续进行正式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大变形随动加载过程中载荷准确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实际航向位移与航向初始预估量相差较大,或实际垂向位移与垂向初始预估量相差较大,或实际侧向位移与侧向初始预估量相差较大,则根据实际航向位移、实际垂向位移及实际侧向位移重新预估变形量,重新预置和计算施加载荷之后进行预试试验,直到起落架实测位移与预估位移接近后开始进行正式试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