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衬套装置及汽车
专利名称: 衬套装置及汽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衬套装置及汽车,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衬套装置及汽车,通过在衬套装置的压装套管中设置上衬套橡胶体及下衬套橡胶体,通过上衬套橡胶体及下衬套橡胶体实现副车架横梁与车身之间的软连接,也即实现副车架与车身的软连接,以衰减甚至避免由副车架传递至车身上的冲击载荷,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及舒适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建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376045.9
公开号: CN208993757U
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颖;刘芳
分类号: B62D21/00(2006.01);B;B62;B62D;B62D21
申请人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双河大街99号
主权项: 1.一种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装套管,所述压装套管用于与副车架横梁连接; 下衬套内管,所述下衬套内管位于所述压装套管内,且所述下衬套内管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压装套管的上表面; 下衬套橡胶体,所述下衬套橡胶体的至少部分抵设在所述下衬套内管与压装套管之间,且下衬套橡胶体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压装套管的上表面; 上衬套内管,所述上衬套内管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压装套管内,所述上衬套内管与所述下衬套内管连接,所述上衬套内管的上端用于与车身连接,且所述上衬套内管上形成第一安装孔; 上衬套橡胶体,所述上衬套橡胶体抵设在所述上衬套内管的第一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套橡胶体及下衬套内管的下端向下伸出所述压装套管,所述下衬套橡胶体向下伸出所述压装套管的部分向外延伸并形成抵接边,所述抵接边用于抵设在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套内管的上端形成有向外翻折的下衬套连接壁,所述下衬套连接壁与所述上衬套内管连接,且所述下衬套橡胶体上端的一部分还与所述下衬套连接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内管的下端连接有上衬套下盖,所述上衬套下盖与所述下衬套内管上端的下衬套连接壁连接,且所述上衬套下盖还与所述下衬套橡胶体上端的一部分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套连接壁形成有具有上开口的定位槽,所述上衬套下盖上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为沿所述上衬套下盖的周向延伸的闭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内管包括: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压装套管连接;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管的外径; 上衬套上盖,所述上衬套上盖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所述上衬套上盖、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共同围成第一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过渡连接壁,部分上衬套橡胶体抵设在所述过渡连接壁与上衬套上盖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衬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上盖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上衬套橡胶体的内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横梁及车身,所述副车架横梁上设置有衬套安装孔,所述衬套安装孔中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衬套装置,所述衬套装置还与车身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