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负载路径优化的混合承载结构
专利名称: 负载路径优化的混合承载结构
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101,102)或后长座椅(100)的背部倚靠部件的混合承载结构(10),该混合承载结构由金属结构(10M)和塑料结构(10K)构造,其中,金属结构(10M)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两个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的连接型材(10M‑12)。设置成,连接型材(10M‑12)与构造为塑料结构(10K)的网状结构(10K‑1)的中央肋条(1a)共同跟随负载路径优化的主负载线(H),该主负载线在考虑到在至少一个假设的负载情况(I,II,III,IV,V)中作用在混合承载结构(10)处的力的情形中在连接型材(10M‑12)的两个连结点(P1,P2)之间在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处伸延。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德国;DE
申请人: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P.德雷森;A.格德斯;S.休宁克;S.加德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08-0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80071683.1
公开号: CN109963741A
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万欣;陈浩然
分类号: B60N2/68(2006.01);B;B60;B60N;B60N2
申请人地址: 德国沃尔夫斯堡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01,102)或后长座椅(100)的背部倚靠部件的混合承载结构(10),所述混合承载结构由金属结构(10M)和塑料结构(10K)构造,其中,所述金属结构(10M)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两个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的连接型材(10M-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型材(10M-12)与构造为塑料结构(10K)的网状结构(10K-1)的中央肋条(1a)共同跟随负载路径优化的主负载线(H),所述主负载线在考虑到在至少一个假设的负载情况(I,II,III,IV,V)中作用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处的力的情形中在所述连接型材(10M-12)的两个连结点(P1,P2)之间在所述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处伸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10M)和所述塑料结构(10K)以注射成型方法连接成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10M)是由多个金属的构件(10M-1,10M-2,10M-3,10M-4,10M-5,10M-6,10M-7)组成的组合构件,其中,所述多个构件首先聚集成所述金属的组合构件并且以所述注射成型方法经由一件式地构造的塑料结构(10K)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10K)的网状结构(10K-1)是不规则的蜘蛛网状结构,所述蜘蛛网状结构不仅包括所述中央肋条(1a)而且包括从所述中央肋条(1a)出发基本上水平的肋条(1h)和基本上竖直的肋条(1v),它们经由交叉点(K)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蜘蛛网状结构(10K-1)的展开的平面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侧向上的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并在属于所述塑料结构(10K)的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上方端部处的头部支撑件容纳部(10K-8)之间延伸直至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下方端部处的水平的转动轴线(y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10K)的蜘蛛网状结构(10K-1)具有第一和第二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a,10K-1b),它们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背侧上连贯地构造并且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前侧上中断地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的展开的平面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侧向上的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并在属于所述塑料结构(10K)的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上方端部处的头部支撑件容纳部(10K-8)之间延伸直至水平的轴线(y2),所述水平的轴线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上方端部与下方端部之间伸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b)的展开的平面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侧向上的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并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上方与下方端部之间的水平的轴线(y2)与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下方端部处的水平的转动轴线(y1)之间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b)展开的平面内部,金属的置入件(10M-6)布置在所述侧向上的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所述置入件将所述第二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b)分开成前侧的和背侧的蜘蛛网状子结构(10K-1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之间的连接型材(10M-12)构造为C形型材,所述C形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而置的型材支腿(10M-12a),所述型材支腿相对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背侧延伸,在所述型材支腿之间构造有另外的网状结构作为交叉网状结构(10K-2),所述交叉网状结构由交叉的肋条构造,所述肋条形成带有交叉点(K)的基本上三角形的蜂巢部或矩形的蜂巢部、尤其正方形的或菱形的蜂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构造为C形型材,所述C形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而置的型材支腿(10M-1a,10M-2a),它们由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侧向上突起,其中,在所述型材支腿(10M-1a,10M-2a)之间构造有另外的网状结构作为交叉网状结构(10K-3),所述交叉网状结构由规则地交叉的肋条构造,所述肋条形成带有交叉点(K)的基本上三角形的蜂巢部或矩形的蜂巢部、尤其正方形的或菱形的蜂巢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10K)包括坐垫结构容纳元件(10K-41),所述坐垫结构容纳元件在所述坐垫结构容纳元件(10K-41)侧向上具有另外的网状结构、尤其作为三角形网状结构(10K-4),所述三角形网状结构由弯曲的肋条构造,所述肋条形成带有交叉点(K)的基本上三角形的蜂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10M)作为功能元件具有带有伸出部(10M-4a)的金属的型材线材(10M-4),从而坐垫结构(11)可固定在由塑料构造的坐垫结构容纳元件(10K-41)和所述金属的型材线材(10M-4)的伸出部(10M-4a)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金属的容纳套筒(10M-5)布置在所述混合承载结构(10)的侧向杆柱型材(10M-1,10M-2)中,所述容纳套筒与所述一件式的塑料结构(10K)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塑料结构(10K)具有所述容纳套筒(10M-5)的包围注射部,所述包围注射部分别侧向上设有另外的网状结构、尤其作为圆部段网状结构(10K-5),所述圆部段网状结构由从所述容纳套筒(10M-5)的水平的转动轴线(y1)不规则地或规则地辐射形地离开的肋条构造,由此所述圆部段网状结构(10K-5)构造圆部段形的蜂巢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10M)包括金属的头部型材(10M-3),所述头部型材设有由塑料组成的包围注射部(10K-6)作为所述塑料结构(10K)的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混合承载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10K)包括基板(10K-7)和/或头部支撑件容纳部(10K-8),所述基板和/或头部支撑件容纳部构造为所述塑料结构(10K)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