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隐藏式车柱结构、车体结构及车子 |
摘要: |
一种隐藏式车柱结构、车体结构及车子,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包括有:一支撑柱,该支撑柱呈具两端的条状,并可在一基座总成中移动;一基座总成,该基座总成具有可提供支撑柱移动的构造,并设在车子的骨架位置;一卡位总成,该卡位总成设有能与支撑柱一端相互契接的定位构造,并设在车子车顶的的骨架适当位置。当车子在特定速度时或遇到紧急情况,支撑柱或定位构造可以藉由机电机构或气压机构或油压机构或快速膨胀的化学物,如火药的安置,让支撑柱或定位柱产生移动功能,使支撑柱或定位柱一端可以伸出,并延伸至定位处,使隐藏式车柱结构取代车柱长期来遮住视线的问题,并且可以得安全保障,也让车子的外观设计产生颠覆性的改变机会。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中国台湾;71 |
申请人: |
刘保伸 |
发明人: |
刘保伸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35188.6 |
公开号: |
CN110040184A |
代理机构: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柳岑 |
分类号: |
B62D25/04(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大观路二段3巷65之1号2楼 |
主权项: |
1.一种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柱,该支撑柱呈具两端的条状,并可在一基座总成中移动; 一基座总成,该基座总成具有可提供支撑柱移动的构造,并设在车子的骨架位置; 一卡位总成,该卡位总成设有能与支撑柱一端相互契接的定位构造,并设在车子车顶的的骨架适当位置; 作用时,该支撑柱的一端从该基座总成伸出后定位在该卡位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及基座总成横切面呈圆形,并具有两端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至少由一根支柱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由可以相互套合伸缩的多根伸缩杆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根伸缩杆由二根以上直径尺寸不同,而且可以相互套合的伸缩杆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构造设有具有两端的定位柱并可依需要来设计定位柱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及卡位总成和基座总成为高刚性耐冲击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总成上可设计成套筒构造而定位柱可以在套筒构造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总成上的定位柱一端同移向支撑柱一端相互契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总成上的定位柱一端设有一卡合总成,通过移向支撑柱一端相互契接后牢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总成上的定位柱二端都各设有一卡合总成,在移向支撑柱一端相互契接牢固后,将定位柱另一端牢固契接在套筒构造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二端都各设有一卡合总成,通过移向定位柱一端相互契接牢固后,将支撑柱另一端牢固的契接在基座总成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总成是以套筒方式提供支撑柱移动需要,该基座总成被设计在车子骨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造是以套筒方式提供定位柱移动需要,该定位构造被设计在车顶骨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总成分别由一移动机构的推柱,将凸球推动而使支撑柱或定位柱分别限制在相关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总成加设有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系移动支撑柱往卡位总成的定位构造或定位柱的距离所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总成可加设一移动机构所构成,该移动机构系移动定位柱往支撑柱距离所需。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二端的支撑柱一侧设有条状齿轮,该条状齿轮系提供支撑柱被移动机构的移动所需。 19.根据权利要求1、16或17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具有二端的支撑柱及定位柱分别都设有条状齿轮,该条状齿轮系提供支撑柱及定位柱被移动机构的移动所需。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总成固定座及支撑柱的固定座,分别由一封闭缸体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一封闭缸体,该封闭缸体可由一气压缸构成,并利用气压机构带动支撑柱及定位柱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缸体可由一液压缸构成,并利用液压机构带动支撑柱及定位柱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21或22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二端的支撑柱均由多根伸缩杆相互套合所构成。 24.根据权利要求1、21或22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二端的定位柱,均由多根伸缩杆相互套合所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21或22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及定位柱各一端在到达定位点后会受到卡榫自动弹出将其卡位。 2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结构至少采用了一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内的支柱。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组以上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前向支柱的左右A柱二柱,安置在车体结构的前挡风玻璃的适当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两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后向支柱的左右C柱二柱。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的组数为至少一组以上,用来设计车体结构的所有安全防护柱所需。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两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中间支柱的左右B柱二柱。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所有支柱。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部分或所有支柱外,更在前向支柱的二柱A柱的原位置各加设一透明支撑结构,做为支撑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组所述的隐藏式车柱结构作为车体结构的部分或所有支柱外,更在C后向支柱的二柱C柱的原位置各加设一透明支撑结构,做为支撑后挡风玻璃和后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支撑结构为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并从前向支柱A柱延伸至后向支柱C柱,做为支撑后挡风玻璃和后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可以设计一体成形。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可以用分段契接成一体。 37.根据权利要求34、35或36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该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做为车体结构左右两面所需的后挡风玻璃和后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在车体结构加上一车顶构造将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衔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以利各种车型设计所需。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衔接该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的车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与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衔接,以利各种车型设计所需。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衔接该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的车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以利各种车型设计所需。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支撑结构或该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及车顶和挡风玻璃与车门玻璃,部分采用或全采用可用眼睛观看的显示面板来构成。 4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6至42中任一项所述车体结构的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结构由多个透明支撑结构构成;该每一透明支撑结构由成具有两端的强化刚性透明材料形成、其一端契合于车子骨架上,另一端则契合于车子车顶的骨架上,该透明支撑总成作为取代车子的骨架与车顶骨架之间的支撑柱,也是做为挡风玻璃与车门及玻璃窗之间的衔接结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支撑结构为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并从前向支柱A柱延伸至后向支柱C柱,做为支撑后挡风玻璃和后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可以设计一体成形。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可以用分段契接成一体。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以该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做为车子左右两面所需做为整部车子的后挡风玻璃和后车门窗契接构造所需。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车顶构造将该二条状透明支撑结构衔接。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子,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明支撑结构或条状透明支撑结构及车顶和挡风玻璃与车门及玻璃窗,部分采用或全部采用可用眼睛观看的显示面板来构成。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