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动千斤顶及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千斤顶及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包括相互俩俩首尾铰接的第一顶臂、第二顶臂、第三顶臂和第四顶臂;其中,所述第一顶臂和所述第二顶臂在上方,第一顶臂的两端分别和第二顶臂、第四顶臂铰接;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顶臂和所述第四顶臂铰接的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顶臂和所述第三顶臂铰接的第二铰接处的顶升螺杆,所述第一铰接处和所述第二铰接处均设有与所述顶升螺杆匹配的顶升螺母;驱动所述顶升螺杆转动的电机;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本发明的电动千斤顶及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能够方便、快捷使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苏州吉立兴汽车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兴艳;白旭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82523.6 |
公开号: |
CN110980573A |
代理机构: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磊;张颖玲 |
分类号: |
B66F3/44;B;B66;B66F;B66F3;B66F3/44 |
申请人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联杨路139号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3号楼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千斤顶包括: 相互俩俩首尾铰接的第一顶臂、第二顶臂、第三顶臂和第四顶臂;其中,所述第一顶臂和所述第二顶臂在上方,第一顶臂的两端分别和第二顶臂、第四顶臂铰接; 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顶臂和所述第四顶臂铰接的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顶臂和所述第三顶臂铰接的第二铰接处的顶升螺杆,所述第一铰接处和所述第二铰接处均设有与所述顶升螺杆匹配的顶升螺母; 驱动所述顶升螺杆转动的电机; 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千斤顶还包括限制所述顶升螺杆运动位置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顶臂、第二顶臂、第三顶臂和第四顶臂中任一个的内壁;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千斤顶还包括给所述电机提供电能的第一蓄电池和给所述第一蓄电池充电的移动电源;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移动电源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的充电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千斤顶还包括通过无线信号操作所述控制器的所述第一遥控板,所述第一遥控板包括红外发射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千斤顶还包括顶住汽车的第一顶头和放置地面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顶头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顶臂和所述第二顶臂铰接的第三铰接处的上方,所述第一底座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三顶臂和第四顶臂铰接的第四铰接处的下方。 6.一种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包括脱困部件和权利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千斤顶,所述脱困部件包括第二顶头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顶头的外端设置有增加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第一预设结构,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有将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固定于汽车轮毂的第二预设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结构为向外凸出的弧形,所述弧形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预设;所述第二预设结构为可供螺钉通过的第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还包括位于所述汽车轮毂和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之间的中心盘,所述中心盘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中心盘为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还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包括容纳所述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的箱体、第二蓄电池和设置在箱体外侧面的三角形灯具或三角形反光条;所述三角形灯具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多功能脱困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还包括带动所述保护箱移动的所述电动轮子,所述电动轮子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电动轮子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保护箱还包括控制所述三角形灯具点亮、所述电动轮子运动的第二遥控板,所述第二遥控板包括红外发射管。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