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 一种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热量回收机构和发电机构,所述热量回收机构和发电机构分别与所述车体内部的总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热量回收单元用于吸收所述车体内部的热量,并向所述发电机构提供发电动力,所述发电机构与所述车体的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构用于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和/或发电机构与所述车体内部的制冷装置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制冷装置供电,所述蓄电池用于向所述车体提供电力,所述制冷装置用于降低所述车体内的温度,能够自动吸收车体内的热量,且能够向蓄电池充电,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09-0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11-2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11065839.4
公开号: CN115402054A
代理机构: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燕娟
分类号: B60H1/00;B60H1/32;H02K7/18;H02J7/14;B;H;B60;H02;B60H;H02K;H02J;B60H1;H02K7;H02J7;B60H1/00;B60H1/32;H02K7/18;H02J7/14
申请人地址: 315899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辽河路商务大厦1幢1031室;
主权项: 1.一种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一密闭的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设有热量回收机构(20)和发电机构(30),所述热量回收机构(20)和发电机构(30)分别与所述车体内部的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热量回收单元(20)用于吸收所述车体内部的热量,所述发电机构(30)根据所述热量回收单元(20)提供的动力发电,所述发电机构(30)与所述车体的蓄电池(41)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构(30)用于向所述蓄电池(41)充电,所述蓄电池(41)和/或所述发电机构(30)与所述车体内部的制冷装置(42)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制冷装置(42)供电,所述制冷装置(42)用于降低所述车体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机构(20)包括吸热单元(21)以及设置在吸热单元(21)一侧的储液单元(22),所述储液单元(22)内存储有液体,所述吸热单元(21)用于吸收车体内部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储液单元(22),所述储液单元(22)的一侧设有出气口(221),所述出气口(22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液单元(22)内的液体吸收来自所述吸热单元(21)的热量,由液态转化为蒸汽,蒸汽由所述出气口(221)排出所述储液单元(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单元(21)一侧设有第一检测模块(51),所述第一检测模块(51)及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51)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吸热单元(21)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总控制器(50),所述总控制器(50)存储有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检测模块(51)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总控制器(50)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机构(20)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0)外部的调节管道(24),所述调节管道(24)被配置成两侧端部连通至所述储液单元(22),或一侧端部连通至所述储液单元(22),另一侧端部连通至所述空腔(11)底部,以借助外部空气调节液体的温度,所述调节管道(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第二阀门(241),所述第二阀门(241)与所述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总控制器(50)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41)的打开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气口(221)一侧的导电转轮(31)以及与所述导电转轮(31)配合的磁力件(32),所述导电转轮(31)设置于所述磁力件(32)提供的磁场内,所述磁力件(32)通过第一输电线(33)与所述蓄电池(4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转轮(31)与所述蓄电池(4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转轮(31)包括转轴(311)以及沿所述转轴(311)径向分布的若干叶片(312),来自所述出气口(221)的蒸汽冲击所述叶片(312),使所述叶片(312)在所述磁场内绕所述转轴(311)做旋转运动,使所述磁力件(32)产生电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52),所述第二检测模块(52)与所述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52)用于检测所述车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总控制器(50),所述总控制器(50)存储有第二设定值,所述总控制器(50)将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定值比较,当温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所述吸热单元(21)持续吸热,当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所述发电机构(30)进行发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单元(22)的底部一侧设有回液通道(23),所述回液通道(23)包括进液口(231),所述进液口(231)设置在所述空腔(11)的底部,所述进液口(231)处设置有动力件(232),所述动力件(232)与所述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总控制器(50)用于控制所述动力件(232)的启停,蒸汽冲击所述叶片(312)和/或所述空腔(11)的内壁后冷凝为液态,沉积在所述空腔(11)底部,所述动力件(232)带动所述空腔(11)底部的液体进入所述回液通道(23),所述回液通道(23)靠近所述储液单元(22)的一侧设有控制阀(233),所述控制阀(233)与所述总控制器(50)通信连接,所述总控制器(50)控制所述控制阀(233)的打开和关闭。 8.一种车用温控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进行车内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热量回收:总控制器(50)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241)关闭,吸热单元(21)持续吸收车体内部的热量,降低车体内部的温度; 发电:总控制器(50)控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241)关闭,吸热单元(21)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储液单元(22),储液单元(22)内的液体转化为蒸汽,从出气口(221)排出至导电转轮(31),导电转轮(31)转动切割磁场,使磁力件(32)产生电力; 车体降温:总控制器(50)控制制冷装置(42)处于工作状态,发电机构(30)或蓄电池(41)向制冷装置(42)供电,制冷装置(42)对车体内部进行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液体回收:总控制器(50)控制动力件(232)工作,并控制回液通道(23)内的控制阀(233)打开,蒸汽冷凝后沉积在空腔(11)底部的液体通过回液通道(23)回到储液单元(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用温控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外壳降温:总控制器(50)控制第一阀门关闭,控制阀(233)打开,蓄电池(41)向导电转轮(31)供电,导电转轮(31)转动,扰动空腔(11)内的空气形成气流,进而扰动储液单元(22)内的液体,对储液单元(22)内的液体进行降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