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及汽车
专利名称: 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及汽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及汽车,包括顶盖后横梁总成、后围横梁总成、左立柱总成以及右立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和后围横梁总成的左端分别与左立柱总成焊接固定,顶盖后横梁总成和后围横梁总成的右端分别与右立柱总成焊接固定,共同构成封闭D柱门环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身D柱后背门环中的顶盖后横梁和后围横梁腔体中增加加强结构,提升车辆扭转刚度,且不侵占车内空间、增重少、连接方法简单,且适应性强,成本低,有效利用了钣金空腔内的多余空间,在不增加D柱门环截面尺寸和料厚的前提下,就可以发挥加强作用,提升车辆扭转刚度。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强;赵松辉;王丽雪;初丛莹;朱晓亮;陈才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6-0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21456349.7
公开号: CN220009911U
代理机构: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白海佳
分类号: B62D25/06;B62D25/04;B62D25/08;B;B62;B62D;B62D25;B62D25/06;B62D25/04;B62D25/08
申请人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红旗大街1号
主权项: 1.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后横梁总成(1)、后围横梁总成(2)、左立柱总成(3)以及右立柱总成; 顶盖后横梁总成(1)和后围横梁总成(2)的左端分别与左立柱总成(3)焊接固定,顶盖后横梁总成(1)和后围横梁总成(2)的右端分别与右立柱总成焊接固定,共同构成封闭D柱门环加强结构; 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1)包括顶盖后横梁分总成(11)、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以及左上加强支架(13)、右上加强支架(14); 顶盖后横梁分总成(11)和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合焊构成顶盖后横梁中空腔体,该顶盖后横梁中空腔体的两端内壁分别与左上加强支架(13)和右上加强支架(14)的周向侧壁构成三面焊接一面临接的固定结构; 后围横梁总成(2)包括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后围横梁内板分总成(22)以及左下加强支架(23)、右下加强支架(24); 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和后围横梁内板分总成(22)合焊构成后围横梁中空腔体,该后围横梁中空腔体的两端内壁分别与左下加强支架(23)和右下加强支架(24)的周向侧壁构成三面焊接一面临接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加强支架(13)包括左上支架底板(131)和形成于左上支架底板(131)四周的左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32)、左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33)和左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34),左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32)和左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34)设置于左上支架底板(131)上下两条对边上并且左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32)和左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34)弯折方向相反;左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33)设置于左上支架底板(131)前侧边上,左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33)向内弯折;左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33)和左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34)分别与顶盖后横梁分总成(11)左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左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32)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左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左上支架底板(131)的后侧边与相临接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15mm; 所述左上加强支架(13)和右上加强支架(14)的结构对称,右上加强支架(14)包括右上支架底板(141)和形成于右上支架底板(141)四周的右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42)、右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43)和右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44),右上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143)和右上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144)分别与顶盖后横梁分总成(11)右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右上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142)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右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右上支架底板(141)的后侧边与相临接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支架底板(131)的后侧边向内设有左上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135),所述右上支架底板(141)的后侧边向内设有右上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1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加强支架(23)包括左下支架底板(231)和形成于左下支架底板(231)四周的左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32)、左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33)、左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34)以及左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35),左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32)、左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33)、左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34)和左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35)均向外弯折构成;左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32)和左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33)分别与后围横梁内板分总成(22)左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左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34)与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左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左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35)与相临接的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15mm; 所述左下加强支架(23)和右下加强支架(24)的结构对称,所述右下加强支架(24)包括右下支架底板(241)和形成于右下支架底板(241)四周的右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42)、右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43)、右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44)以及右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45),右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42)、右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43)、右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44)和右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45)均向外弯折构成;右下支架底板第一弯折边(242)和右下支架底板第二弯折边(243)分别与后围横梁内板分总成(22)右端内壁焊接固定,且右下支架底板第三弯折边(244)与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右端内壁焊接固定,右下支架底板第四弯折边(245)与临接的后围横梁外板分总成(21)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支架底板(131)、右上支架底板(141)、左下支架底板(231)和右下支架底板(241)的壁厚均为1.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支架底板(131)、右上支架底板(141)、左下支架底板(231)和右下支架底板(241)均为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支架底板(131)、右上支架底板(141)、左下支架底板(231)和右下支架底板(241)的材料屈服强度均≥150MPa。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还包含固定其的车身,所述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对应焊接于车身后端。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