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飞机空调驾驶舱和客舱供气分配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生命保障技术,涉及对飞机空调驾驶舱和客舱供气分配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的上表面和右表面为同一个边框圆柱面(1c),在供气分配盒(1)内安装有一个由活门板(2a)、2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板(2b)、摇臂组件(2c)、前轴承单元(2d)、活门轴(2e)和后轴承单元(2f)组成的活门组件(2)。本实用新型能对驾驶舱和客舱空气流量的分配进行调节,实现了对驾驶舱和客舱的供气方向进行控制,提高了驾驶舱和客舱的舒适度。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黑龙江;23 |
申请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安杨;唐兵;史云龙;刘广智;顾巍;魏树壮;吕晓峰;李爽;张春蕾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6-02-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620110019.6 |
公开号: |
CN205469841U |
代理机构: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分类号: |
B64D13/08(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大街15号 |
主权项: |
一种飞机空调驾驶舱和客舱供气分配结构,包括一个供气分配盒(1),该供气分配盒(1)是一个由闭合的边框、前盖板和后盖板连接组成的封闭体,前盖板和后盖板平行,后盖板的边缘和边框的后端口通过焊接或者一体加工连接为整体,在边框的前端口有内法兰边(1j),在内法兰边(1j)上有螺纹孔(1h),前盖板覆盖在边框的前端口上,并通过螺钉与边框连接为整体;边框的左表面(1a)和下表面(1b)是平面,进气接口(1d)位于边框的下表面(1b)上并与供气分配盒(1)的内腔连通;出气接口(1e)、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分别与供气分配盒(1)的内腔连通,出气接口(1e)与进气接口(1d)同轴,出气接口(1e)的孔径与进气接口(1d)的孔径相同,驾驶舱供气接口(1f)的轴线与客舱供气接口(1g)的轴线平行,驾驶舱供气接口(1f)的轴线与出气接口(1e)的轴线垂直,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的孔径相同,出气接口(1e)的孔径大于驾驶舱供气接口(1f)的孔径;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边框的上表面和右表面为同一个边框圆柱面(1c),该边框圆柱面(1c)的轴线位于供气分配盒(1)的中部并垂直于前盖板和后盖板;出气接口(1e)位于边框圆柱面(1c)的上部并与供气分配盒(1)的内腔连通,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位于边框圆柱面(1c)的右部并与供气分配盒(1)的内腔连通,驾驶舱供气接口(1f)位于客舱供气接口(1g)的上面;出气接口(1e)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共同对应的圆心角;B、在供气分配盒(1)内安装有一个活门组件(2),该活门组件(2)由活门板(2a)、2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板(2b)、摇臂组件(2c)、前轴承单元(2d)、活门轴(2e)和后轴承单元(2f)组成;活门板(2a)是一个圆弧板,活门板(2a)的圆柱面的半径略小于边框圆柱面(1c)的半径,活门板(2a)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出气接口(1e)所对应的圆心角,活门板(2a)的前后宽度大于出气接口(1e)的孔径;支撑板(2b)是扇形板,2个支撑板(2b)位于活门板(2a)前后两边,支撑板(2b)的大直径圆弧与活门板(2a)的内表面焊接为整体,支撑板(2b)的小直径圆弧与活门轴(2e)焊接为整体,活门轴(2e)的后端通过后轴承单元(2f)与后盖板连接,活门轴(2e)的前端通过前轴承单元(2d)与前盖板连接,活门轴(2e)的前端头向前伸出前盖板,摇臂组件(2c)的内端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与活门轴(2e)的前端头连接为整体,摇臂组件(2c)与活门轴(2e)垂直,活门轴(2e)与边框圆柱面(1c)同轴;C、当活门组件(2)的活门板(2a)位于活门轴(2e)的上方时为第一工位,此时活门板(2a)将出气接口(1e)封闭,进气接口(1d)与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连通;当活门组件(2)从第一工位顺时针旋转α角后,活门板(2a)位于活门轴(2e)的右方,此时为第二工位,活门板(2a)将驾驶舱供气接口(1f)和客舱供气接口(1g)封闭,进气接口(1d)与出气接口(1e)连通;α=85°~95°。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