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银‑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制备传感器,利用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检测,实验所采用纳米银较纳米金成本低,较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而言所用仪器价格低;不仅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检测成本低,还可以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最低检出限可达到7.19×10‑10μg/kg,在7.19×10‑10—2.47×10‑4μg/k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反应灵敏在实验中无需添加壳聚糖、铁氰化钾等信号放大物质来增加电流响应。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成都师范学院 |
发明人: |
傅小红;徐坤;郭柯宇;刘先科;卿三琳;雷怡;尚书勇;梅丽;常波;张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246817.5 |
公开号: |
CN108459067A |
代理机构: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分类号: |
G01N27/327(2006.01)I;G;G01;G01N;G01N27;G01N27/327 |
申请人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海科路东段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制备银纳米颗粒:将硝酸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0.01~1.0 wt%的硝酸银水溶液,将硝酸银水溶液放置在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油浴加热,烧瓶中溶液沸腾后加入0.01~3%的柠檬酸钠溶液继续煮沸1~1.2小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避光放置150小时以上,得银纳米颗粒溶胶;2)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避光条件下,取0.2~1.45wt%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步骤1)的银纳米颗粒溶胶于带盖称量瓶中,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银纳米颗粒溶胶的质量比为2:3,加盖后搅拌5~6小时使其充分混匀,备用;3)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银‑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取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于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充分分散,制成相应比例的抗体稀释液;以1:1比例取步骤2)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和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稀释液充分混匀后放于冰箱保存,备用;4)制作修饰电极:取直径为0.02~0.10μm的氧化铝粉末打磨金电极至表面光滑、无肉眼可见刮痕,用去离子水冲洗打磨后的抛光金电极,依次将所述抛光金电极放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超声清洗10~15分钟;将所述抛光金电极放置在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扫描法扫描30~40圈以活化电极,活化范围为0~1.8V,得活化金电极;5)制作工作电极:取步骤3)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银‑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滴于活化金电极表面,置于3~6℃冰箱中保存直至电极表面呈一层固体状薄膜,得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工作电极。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