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电子封装材料自动装箱机构
专利名称: 一种电子封装材料自动装箱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封装材料的装箱技术,具体是一种电子封装材料自动装箱机构。本发明解决了人工装箱费时费力、容易将杂质混入包装箱内、容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问题。一种电子封装材料自动装箱机构,包括箱形框架、下料子机构、组合驱动子机构;所述下料子机构包括聚料槽、导料槽、托料梁、挡料板、下料方管、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推料板、第三气缸、压料板;所述组合驱动子机构包括滚筒输送机、第一直线模组、导柱、第二直线模组、托臂、U形托架。本发明适用于电子封装材料的装箱。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西;14
申请人: 中北大学
发明人: 刘永姜;梁晶晶;郭孝敏;苗苗;许向川;刘经纬;曹一明;张雅丽;李艳鹏;韩宏娟;屈淑维;曾艾婧;聂林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314547.7
公开号: CN108609235A
代理机构: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代理人: 王勇
分类号: B65B43/52(2006.01)I;B65B35/40(2006.01)I;B65B5/10(2006.01)I;B65B35/20(2006.01)I;B65B35/12(2006.01)I;B;B65;B65B;B65B43;B65B35;B65B5;B65B43/52;B65B35/40;B65B5/10;B65B35/20;B65B35/12
申请人地址: 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
主权项: 1.一种电子封装材料自动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形框架(1)、下料子机构、组合驱动子机构;所述下料子机构包括聚料槽(201)、导料槽(202)、托料梁(203)、挡料板(204)、下料方管(205)、第一气缸(206)、第二气缸(207)、推料板(208)、第三气缸(209)、压料板(210);聚料槽(201)纵向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聚料槽(201)的槽口朝向上方;聚料槽(201)的槽宽由前向后逐渐变小,且聚料槽(201)的内表面为左右高、中间低的弧面;导料槽(202)前高后低地倾斜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导料槽(202)的槽口朝向上方;导料槽(202)的前端与聚料槽(201)的后端衔接;托料梁(20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托料梁(203)均横向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两个托料梁(203)呈前后排列;两个托料梁(203)之间留设有托料间隙,且托料间隙的右部与导料槽(202)的后端衔接;挡料板(204)的板面贯通开设有两个通孔,且挡料板(204)通过两个通孔固定装配于两个托料梁(203)的左部;下料方管(205)竖向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下料方管(205)位于托料间隙的前下方;下料方管(205)呈倒棱台形;下料方管(205)的左内侧面与挡料板(204)的右板面衔接;下料方管(205)的右内侧面与导料槽(202)的左外侧面衔接;第一气缸(206)的缸筒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第一气缸(206)的缸筒位于托料间隙的右上方;第一气缸(206)的活塞杆朝向左方;第二气缸(207)的缸筒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第二气缸(207)的缸筒位于托料间隙的后上方;第二气缸(207)的活塞杆朝向前方;推料板(208)呈横向直立设置,且推料板(208)的后板面与第二气缸(207)的活塞杆端面固定;推料板(208)的左端面与挡料板(204)的右板面可分离地滑动配合;推料板(208)的右端面与导料槽(202)的左外侧面可分离地滑动配合;第三气缸(209)的缸筒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第三气缸(209)的缸筒位于托料间隙的前上方;第三气缸(209)的活塞杆朝向下方;压料板(210)呈水平设置,且压料板(210)的上板面与第三气缸(209)的活塞杆端面固定;压料板(210)的左端面分别与挡料板(204)的右板面和下料方管(205)的左内侧面可分离地滑动配合;压料板(210)的右端面分别与导料槽(202)的左外侧面和下料方管(205)的右内侧面可分离地滑动配合;所述组合驱动子机构包括滚筒输送机(301)、第一直线模组(302)、导柱(303)、第二直线模组(304)、托臂(305)、U形托架(306);滚筒输送机(301)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滚筒输送机(301)位于下料方管(205)的下方;滚筒输送机(301)的输送方向为纵向;第一直线模组(302)竖向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第一直线模组(302)位于滚筒输送机(301)的左方;第一直线模组(302)的滑台朝向右方;导柱(30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导柱(303)均竖向固定于箱形框架(1)上,且两个导柱(303)分别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02)的前方和后方;第二直线模组(304)的滑轨中部与第一直线模组(302)的滑台固定;第二直线模组(304)的滑轨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柱(303)滑动连接;第二直线模组(304)的滑台数目为两个,且第二直线模组(304)的两个滑台均朝向右方;托臂(305)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托臂(305)均呈横向设置,且两个托臂(305)的左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模组(304)的两个滑台固定;U形托架(30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U形托架(306)的底边均呈横向设置,且两个U形托架(306)的左侧边上端分别与两个托臂(305)的右端固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