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驾驶室声固耦合分析的汽车车身结构低频降噪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驾驶室声固耦合分析的汽车车身结构低频降噪研究
关键词: 驾驶室;耦合分析方法;汽车设计;车身结构;低频;车内噪声;有限元模型;声学特性;联合分析方法;边界元模型;修改方案;车身板件;车内降噪;座椅;声传递;乘坐舒适性;阻尼材料;制造水平;噪声影响;噪声水平
摘要: 车辆噪声是衡量现代汽车设计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产生的噪声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过大的车内噪声还会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因此,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对提高现代车辆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CAE技术,结合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应用NASTRAN和SYSNOISE分析软件对某乘用车由于固体传播引起的频率范围在20~250Hz的车内中低频结构噪声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论文根据研究车型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车内声腔有限元模型和车内声腔边界元模型的技术细节,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析模型。
   其次,本论文分别应用有限元声固耦合分析方法和有限元边界元联合分析方法对车内噪声声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在车内噪声变化趋势预测上的接近程度非常好,且有限元边界元联合分析方法得到的仿真计算结果略微偏大。
   随后,本论文对由于路面激振和发动机激励而产生的车内噪声声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考虑座椅特性和未考虑座椅特性对车内噪声影响的两组曲线做了对比。结果显示,座椅对部分频率段的声学响应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实际工程分析过程中不能忽略。
   随后,本论文介绍了ATV(声传递向量)和MATV(模态声传递向量)的基本概念,并采用SYSNOISE软件对车身板件声学贡献量和车身结构模态贡献系数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产生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板件区域。
   最后,本论文提出并探讨了各种车身结构修改方案对降低车内噪声水平的效果,包括探讨了不同铺设方式下的阻尼材料对车内降噪的影响及修改车身板件结构对车内降噪的影响等。最终根据研究车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车身结构综合修改方案,取得了比较好的降噪效果。
  
作者: 孙威
专业: 汽车车身结构与安全性
导师: 陈昌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