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专利名称: 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前行星排、中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和三号离合器等,其中中行星排是双行星行星排。通过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切换,该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一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二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六个固定速比模式、并联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曾小华;纪人桓;宋大凤;杨南南;王越;李广含;董兵兵;崔皓勇;王振伟;孙可华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21413816.2
公开号: CN207328116U
代理机构: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代理人: 李荣武
分类号: B60K6/365(2007.10)I;B60K6/54(2007.01)I;B;B60;B60K;B60K6;B60K6/365;B60K6/54
申请人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主权项: 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前行星排、中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电机(22)、二号电机(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制动器(20)、二号制动器(24)、一号离合器(5)、二号离合器(11)、三号离合器(12)、主动输出轮(13)、被动输出轮(15)、主动输入轮(2)、被动输入轮(21)、动力输出轴(14);所述的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轮(4)、前排太阳轮(19)、前排行星架(3)、前排齿圈(18);所述的前排太阳轮(19)与所述前排行星轮(4)相啮合,所述的前排行星轮(4)与所述的前排齿圈(18)相啮合;所述的前排太阳轮(19)与所述的一号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一号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的一号电机(22)的定子部分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一号制动器(20)的主动部分与一号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一号制动器(20)的被动部分与车架相连;所述的前排齿圈(18)与所述的二号电机(23)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的二号电机(23)的定子部分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二号制动器(24)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的二号电机(23)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二号制动器(24)的被动部分与车架相连;所述的中行星排包括中排一号行星轮(6)、中排二号行星轮(7)、中排太阳轮(17)、中后排齿圈(8)、中后排行星架(10);所述的中排太阳轮(17)与所述的中排二号行星轮(7)相啮合,所述的中排二号行星轮(7)与所述的中排一号行星轮(6)相啮合,所述的中排一号行星轮(6)和所述的中排二号行星轮(7)空套在中后排行星架(10)的左端光轴部分,所述中排一号行星轮(6)与所述的中后排齿圈(8)相啮合;所述的中排太阳轮(17)通过开有花键的轴与所述的前排齿圈(18)相连;所述的一号离合器(5)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的前排行星架(3)相连,一号离合器(5)的被动部分与所述的中后排齿圈(8)相连;所述的后行星排包括后排行星轮(9)、后排太阳轮(16);所述的后排太阳轮(16)与所述的后排行星轮(9)相啮合,所述的后排行星轮(9)空套在中后排行星架(10)的右端光轴部分,所述的后排行星轮(9)与所述的中后排齿圈(8)相啮合;所述的二号离合器(11)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的后排太阳轮(16)相连,二号离合器(11)的被动部分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14)相连;所述的三号离合器(12)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的中后排行星架(10)相连,三号离合器(12)的被动部分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14)相连;所述的主动输入轮(2)通过花键与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的被动输入轮(21)为外齿圈,其通过螺栓与前排行星架(3)相连;所述的主动输入轮(2)与被动输入轮(21)为常啮合齿轮;所述的主动输出轮(13)通过花键与动力输出轴(14)相连;所述的主动输出轮(13)与被动输出轮(15)为常啮合齿轮。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