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项: |
1.一种提高乘客时效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计算在车站n等待列车i的人数 其中,i表示列车索引,即i=1,2,…,I;I为列车数量;n表示车站索引,即n=1,2,…,N;N为车站数量;当i=1时,即第一列车到达车站时,每个车站的初始等待人数为时间h内该站的进站人数,即 h取一个发车时间间隔,τn为车站n的乘客进站速率;当i≥2时,车站的等待人数为从列车i‑1离开车站n到列车i到达车站n的进站人数,与列车i‑1离开车站n时站台的剩余人数相加之和; 其中,h为车站n的发车时间间隔;xn为n站的停站时间; 为列车i‑1在车站n的上车人数; 为在车站n等待列车i‑1的人数;步骤2,确定列车i到达车站n时的车上人数 当列车i到达车站n时车上的人数为从第一个车站到该站,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差值的累加之和; 其中,j也表示车站索引,即j=1,2,…,N; 表示列车i在车站j的上车人数; 表示列车i在车站j的下车人数;步骤3,计算列车i到达车站n时下车人数 根据历史数据,当列车i到达车站n时,该站的下车人数与车上人数成正比,从而确定该站的下车人数![]() 其中,ρn为根据历史数据车站n的下车人数与车上人数的比值;步骤4,确定列车i到达车站n时上车人数 当列车i到达车站n时,该站的上车人数 与站台等待人数 和列车载客能力Ci有关;如果车站等待人数大于列车剩余载客能力时,该站的上车人数 为列车剩余载客能力;如果车站等待人数小于列车剩余载客能力时,该站的上车人数 为 其中,Ci表示列车i的载客能力;步骤5,计算车站的乘客等待时间W;确定车站n的等待人数 车上人数 下车人数 和上车人数 后,计算乘客在车站n等待列车i的时间: 其中,pn为车站n的下车时间与停站时间的比值;允许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有波动,得到带有约束的全线所有乘客等待时间:![]() 其中,τn为车站n的乘客进站速率,h为发车时间间隔,xn为n站的停站时间,Ci为列车i的载客能力,pn为车站n的下车时间与停站时间的比值,ρn为车站n的下车人数与车上人数的比值,I为列车数量,N为车站的数量,Z为整数集,lh和uh分别为发车时间间隔所允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ln和un分别为停站时间所允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