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蛋白质含量建模基础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蛋白质含量建模基础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蛋白含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均值化”思想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基础数据即蛋白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方法。现有技术中针对蛋白含量的检测问题,通常采取3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本发明将“数值均值化”的思想应用于蛋白含量检测的问题,获取了蛋白含量测量的最佳测量次数,多次测量求平均以提高蛋白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人血浆蛋白含量建模的基础数据检测,基础数据的平行测量次数应为39次。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相比重复三次平行测量求平均建模的RMSEP提高了23.28%,本发明方法应用于血浆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发明人: 臧恒昌;孙钟毓;聂磊;李丹阳;井金荣;杜冉冉;刘瑞琛;于宸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454923.9
公开号: CN109324018A
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志坤
分类号: G01N21/359(2014.01)I;G;G01;G01N;G01N21
申请人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
主权项: 1.一种提高蛋白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利用蛋白检测方法对蛋白标准品进行n组平行测量,测量次数为a,获得n组每组a个数据,利用箱图法去除每组中的异常值后,计算每组累积平均值,直到累积平均值趋于稳定,获得参与累积平均的数据个数m,对每组的m值排序后获得最大值M,即该蛋白检测方法的最佳测量次数;(2)对待检测的蛋白样品重复测量次数M次,将M次测量结果累积求平均值,即蛋白含量。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