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卡车厢斗
专利名称: 一种卡车厢斗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车厢斗,包括框架和内板,内板固定在框架内表面;框架由相互交叉的横梁和纵梁一体连接而成,包括前部框架、左部框架、右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和U型过渡梁;U型过渡梁由两个等高翼板和连接两个翼板的腹板围成,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过渡梁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翼板高度大于第一连接段的翼板高度。前部框架与底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前部框架的纵梁连接,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底部框架的纵梁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翼板高度变化的U型过渡梁连接前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使得车厢斗转弯处能承载更大的弯矩,在加强车厢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击性的同时而自重又相对较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鹄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世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44932.0
公开号: CN110077471A
分类号: B62D33/02(2006.01);B;B62;B62D;B62D33
申请人地址: 201411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协新路388号2幢
主权项: 1.一种卡车厢斗,包括框架和内板,所述内板固定在所述框架内表面; 所述框架由相互交叉的横梁和纵梁一体连接而成,包括前部框架、左部框架、右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过渡梁; 所述过渡梁为U型梁,所述U型梁由两个等高翼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翼板的腹板围成,其横截面为U型;所述U型梁的开口方向固定在所述内板上; 所述过渡梁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呈直角或钝角; 所述过渡梁的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翼板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翼板高度; 所述前部框架与所述底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前部框架的纵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底部框架的纵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框架与所述左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前部框架的横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左部框架的横梁连接; 所述前部框架与所述右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前部框架的横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右部框架的横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左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左部框架的纵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底部框架的横梁连接; 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右部框架通过过渡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右部框架的纵梁连接,所述过渡梁的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底部框架的横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段的翼板上端平滑过渡。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车厢斗的底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上的内板组成卡车厢斗底部,所述卡车厢斗底部左右两侧部位的高度低于所述卡车厢斗底部中间部位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车厢斗底部的后端部左右两侧部位短于卡车厢斗底部的后端部中间部位。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中间部位纵梁的梁高大于所述底部框架两侧部位纵梁的梁高。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的横梁中间部位的梁高大于两侧部位的梁高。 9.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车厢斗的底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上的内板组成卡车厢斗底部,所述卡车厢斗底部的后端部左右两侧部位短于卡车厢斗底部的后端部中间部位。 10.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卡车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均为U型梁。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