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倒T型结构轨道梁和双层车厢组成;这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和双层车厢组成,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悬挂臂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左右边臂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与U型臂的端部轴承安装,左右驱动轮组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悬挂臂和左右边臂的约束,保持左右驱动轮组不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上脱落。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薛建仁;庄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027141.0 |
公开号: |
CN209395787U |
代理机构: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分类号: |
B61B3/02(2006.01);B;B61;B61B;B61B3 |
申请人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高新区兰卉路3号 |
主权项: |
1.一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其特征为: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1)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边臂(4)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5)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5)与U型臂(6)的端部轴承安装固定,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右轮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和左右边臂(4)的约束,左右驱动轮组(5)不会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1)上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轮和右轮分置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侧,左轮和右轮同轴且对向放置,左轮和右轮轴内侧顶部有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个侧面滑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双层车厢(2)由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组成,上层机务舱(8)和左右驱动轮组(5)为整体结构;上层机务舱(8)的驱动一个或多个左右驱动轮组(5);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通过可分离连接装置(10)为一体,可分离连接装置(10)安装在下层客舱(9)和U型臂(6)之间,应急逃逸开关(11)启动,解除下层客舱(9)和上层机务舱(8)之间的连接,下层客舱(9)通过分离钢索(12)安全缓降到地面;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的分离机构为压缩弹簧储能弹出机构,应急逃逸开关(11)设置在下层客舱(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上层机务舱(8)的外壳顶部局部包裹倒T型结构轨道梁(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左右驱动轮组(5)的驱动方式为一体式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采用储能电池或超级电容或储能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驱动电源(13)的充电采用接触或非接触充电,接触或非接触充电装置有授电侧单元(14)和受电侧单元(15),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的条形导电极,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电极,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发射电极为多个发射线圈组成的线性矩阵,受电侧单元(15)为无线充电的接收电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为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其特征是: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为非储能直接供电方式,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其驱动电源(13)为储能电池或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或非储能直接供电。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