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自动泊车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汽车
专利名称: 自动泊车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汽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泊车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汽车,方法包括:响应于自动泊车请求,探测到多个车位;当探测到车位后,计算每个车位的推荐值,根据所述推荐值确定最优车位,所述推荐值为多个用户体验影响因子的加权值,每个所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根据一个或多个判断因子计算得到;展示所述最优车位。本发明直接在车位寻找到后对车位进行后台评分,推荐最优车位,不仅增加用户体验感,更是大幅度提升系统的泊车的性能表现,提前规避掉用户无法下车、泊车失效退出甚至刮蹭的风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芳;张光荣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31321.4
公开号: CN110304051A
代理机构: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伟杰
分类号: B60W30/06(2006.01);B;B60;B60W;B60W30
申请人地址: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涞港路77号510-1室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泊车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自动泊车请求,探测到多个车位; 当探测到车位后,计算每个车位的推荐值,根据所述推荐值确定最优车位,所述推荐值为多个用户体验影响因子的加权值,每个所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根据一个或多个判断因子计算得到; 展示所述最优车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包括:用户体验类影响因子、泊车性能类影响因子、以及车位信息类影响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验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泊车完成后用户能否下车进行评价的第一判断因子、根据泊车最终位置是否居中进行评价的第二判断因子、以及根据泊车揉库次数进行评价的第三判断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性能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泊车距离进行评价的第四判断因子、根据泊车时长进行评价的第五判断因子、以及根据泊车成功率进行评价的第六判断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信息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车位尺寸进行评价的第七判断因子、根据车位是否为禁停车位进行评价的第八判断因子、根据车位旁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行评价的第九判断因子、根据车位坡度进行评价的第十判断因子、以及根据车位类型进行评价的第十一判断因子。 6.一种自动泊车推荐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响应于自动泊车请求,探测到多个车位; 当探测到车位后,计算每个车位的推荐值,根据所述推荐值确定最优车位,所述推荐值为多个用户体验影响因子的加权值,每个所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根据一个或多个判断因子计算得到; 展示所述最优车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包括:用户体验类影响因子、泊车性能类影响因子、以及车位信息类影响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验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泊车完成后用户能否下车进行评价的第一判断因子、根据泊车最终位置是否居中进行评价的第二判断因子、以及根据泊车揉库次数进行评价的第三判断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性能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泊车距离进行评价的第四判断因子、根据泊车时长进行评价的第五判断因子、以及根据泊车成功率进行评价的第六判断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泊车推荐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信息类影响因子包括:根据车位尺寸进行评价的第七判断因子、根据车位是否为禁停车位进行评价的第八判断因子、根据车位旁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行评价的第九判断因子、根据车位坡度进行评价的第十判断因子、以及根据车位类型进行评价的第十一判断因子。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车体展示所述最优车位。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