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用于分设于车架两侧的前减震器塔的连接加强,该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包括对应于两侧的前减震器塔分别设置的两个连接体,以及连接于两侧的连接体之间、且与两侧的连接体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梁;其中,各连接体固连于对应侧的前减震器塔上,并于各连接体上形成有与相应侧的前减震器塔上的减震器过孔贯通布置的连接体过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通过将其连接于两侧的前减震器塔之间,能够提高两侧前减震器塔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将连接梁与连接体构造为可拆卸连接,可便于整车装配,从而可使得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北;13 |
申请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朱景鑫;孙喜冬;邢俊涛;王蒙;王志平;许晓楠;王毅;马广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69933.7 |
公开号: |
CN209479347U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分类号: |
B60G13/00(2006.01);B;B60;B60G;B60G13 |
申请人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用于分设于车架两侧的前减震器塔(3)的连接加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包括: 连接体(2),对应于两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3)分别设置的两个,各所述连接体(2)固连于对应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3)上,并于各所述连接体(2)上形成有与相应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3)上的减震器过孔(3041)贯通布置的连接体过孔(201); 连接梁(1),连接于两侧的所述连接体(2)之间,且所述连接梁(1)与两侧的所述连接体(2)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过孔(201)随形于所述减震器过孔(304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搭接固连于所述前减震器塔(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梁(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101),对应于所述连接孔(101),于两侧的所述连接体(2)上分别设有安装孔(203),所述连接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所述连接孔(101)及所述安装孔(203)的连接件和所述连接体(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体(2)的连接所述连接梁(1)的部位形成有连接槽(204),所述连接梁(1)的端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204)中,且所述连接件横穿所述连接槽(204)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为具有规则截面的型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的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器塔(3)包括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具有由截面呈“U”字形的第一主体(301)、与固连于所述第一主体(301)顶端的第二主体(302)构成的本体支架,以及罩扣于所述本体支架顶部的安装支架(304);于所述第一主体(301)和所述第二主体(302)间围构形成有通孔,并于所述第一主体(301)的底端形成有半轴通道(3011),所述安装支架(304)与所述第一主体(301)和所述第二主体(302)间固连,并于所述安装支架(304)上构造有与所述通孔贯通的减震器过孔(3041)、和位于所述减震器过孔(3041)一侧的减震器安装部; 且,所述前减震器塔(3)还包括于所述第一主体(301)的内侧设置的传力加强支架(306),所述传力加强支架(306)位于所述半轴通道(3011)的上方,并至少与所述第一主体(301)的两侧内侧壁固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部为于所述减震器过孔(3041)一侧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孔(3042),且对应于所述减震器安装孔(3042),于所述连接体(2)上设有连接体安装过孔(20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减震器塔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主体(301)的敞口处固连有本体支架加强板(303),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303)沿所述第一主体(301)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对应于所述半轴通道(3011),于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303)上构造有半轴过孔(3031);且,所述传力加强支架(306)的截面呈具有交替设置的凸起部(3061)与凹入部(3062)。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