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包括:悬架上底板,其包括相连接的座椅部和靠背部;悬架下底板,其间隔对应设置在悬架上底板的一侧;悬架顶板,其设置在靠近靠背部处,且一端与悬架下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两个悬架侧板,其分别支撑在悬架上底板及悬架下底板的两侧;弹簧下底板,其与靠背部的一侧垂直连接;磁流变减振器,其支撑在悬架顶板与弹簧下底板之间;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固定支撑在座椅部的一侧;两个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分别设置在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悬架侧板连接;第二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可拆卸的支撑在悬架上底板及悬架下底板之间,且设置在弹簧下底板的一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吉林;22 |
申请人: |
吉林大学 |
发明人: |
史文库;张曙光;江逸飞;陈志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55880.6 |
公开号: |
CN110341566A |
代理机构: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分类号: |
B60N2/50(2006.01);B;B60;B60N;B60N2 |
申请人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架上底板,其包括相连接的座椅部和靠背部; 悬架下底板,其间隔对应设置在所述悬架上底板的一侧; 悬架顶板,其一端与所述悬架下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且设置在靠近所述靠背部处; 两个悬架侧板,其分别支撑在所述悬架上底板及所述悬架下底板的两侧; 弹簧下底板,其与所述靠背部的一侧垂直连接,且支撑在所述悬架上底板及所述悬架下底板之间; 磁流变减振器,其支撑在所述悬架顶板与所述弹簧下底板之间; 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固定支撑在所述悬架上底板及所述悬架下底板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座椅部的一侧; 两个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悬架侧板连接; 第二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可拆卸的支撑在所述悬架上底板及所述悬架下底板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弹簧下底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包括: 永磁铁支撑板,其具有多组凹槽,且固定在所述悬架下底板的一侧; 多个永磁铁,其对应镶嵌在所述凹槽内; 多个主动线圈支撑板,其固定在所述悬架上底板的一侧,且分别设置在每组所述凹槽之间;以及 多个主动线圈,其分别缠绕在所述主动线圈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包括: 多个线圈支撑板,其相对应的固定在所述悬架侧板的内侧及所述悬架下底板的一侧; 多个线圈,其分别缠绕在所述线圈支撑板上; 主动永磁铁支撑架,其支撑在所述弹簧下底板的一侧;以及 多个主动永磁铁,其弹性排列支撑在所述主动永磁铁支撑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还包括: 多个吊耳,其固定在所述主动永磁铁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同极相对设置; 所述主动永磁铁同极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设置在所述悬架侧板内侧;以及 所述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由多片叠加的压电单元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还包括: 横向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压电单元的一侧,且与所述悬架上底板连接; 纵向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压电单元的两端,且与所述悬架侧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振弹簧,其支撑在所述磁流变减振器的一侧,且可拆卸的与所述弹簧下底板及所述悬架顶板同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设置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靠背部的连接处; 第二连接板,其具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设置在所述悬架下底板的折弯处; 第一固定螺栓,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悬架上底板的靠背部连接; 第二固定螺栓,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悬架上底板的座椅部连接; 第三固定螺栓,其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对应,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在所述悬架下底板的折弯处;以及 第四固定螺栓,其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对应,穿过所述第四通孔连接在所述悬架下底板的折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板,其与所述悬架顶板的另一端垂直设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