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盒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盒,该吸能盒包括吸能杆,吸能管,吸能盒外壳,其中,吸能盒外壳前端通过螺栓与车辆前保险杠连接,吸能盒外壳后端通过螺栓与车辆底盘纵梁连接,吸能杆与吸能管置于吸能盒外壳中,吸能杆大端焊接在吸能盒外壳内壁上,吸能杆小端插入吸能管中,用以传递能量,吸能管大端焊接在吸能盒外壳另一端内壁上,当碰撞发生时,前保险杠推动吸能杆插入吸能管中,吸能杆中部的外径大于吸能管内径,使吸能管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能量,吸能管截面直径呈逐渐增大的形态,随着吸能杆插入深度增加,吸能管中参与塑性变形的材料增多,所能吸收的能量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能量大,结构可靠,容易加工的优势。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甘肃;62 |
申请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发明人: |
褚克;李玉彪;李渊博;黄大建;耿中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7-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081353.9 |
公开号: |
CN209505673U |
分类号: |
B60R19/26(2006.01);B;B60;B60R;B60R19 |
申请人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1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杆,吸能管,吸能盒外壳,所述吸能盒外壳由薄壁板材焊接而成,其前端通过螺栓与车辆前保险杠连接,后端通过螺栓与车辆底盘纵梁连接,吸能杆与吸能管置于吸能盒中,吸能杆大端焊接在吸能盒内壁上,吸能杆小端插入吸能管中,与吸能管间隙配合,吸能管大端焊接在吸能盒内壁上,吸能管小端与吸能杆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杆的大端呈倒锥形,并焊接在吸能盒内壁上,吸能杆的小端插入吸能管中,所述吸能杆的长度大于吸能管的长度,装配时,只有吸能杆小端插入吸能管中,吸能杆材料的刚性优于吸能管材料的刚性,吸能杆小端的锥面角度与吸能管小端的喇叭口的开口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杆与吸能管同轴,吸能杆小端与吸能管小端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杆小端的外径小于吸能管内径,吸能杆中间段的外径大于吸能管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外径由小端至大端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外壳的后端壁厚大于前端的壁厚。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