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驱动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所述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以及从动部,所述从动部与所述电机驱动部以及动力输出部相连,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以及点电机驱动部相连,并对其输出的转速进行检测,并控制所述电机驱动部运行。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电机驱动部,且所述电机驱动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进而防止了在换挡过程中动力的中断。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成波;饶海生;罗玉龙;周培良;朱江;李通政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975417.X
公开号: CN209650031U
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严波
分类号: B60K6/36(2007.10);B;B60;B60K;B60K6
申请人地址: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投资创业中心金达路788号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驱动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所述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1)以及从动部,所述从动部与所述电机驱动部以及动力输出部相连,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以及点电机驱动部相连,并对其输出的转速进行检测,并控制所述电机驱动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部包括第三轴(22)、电机(15)、电机第一齿轮(18)、电机第二齿轮(23)以及电机同步器(19),其中,所述电机(15)与第三轴(22)相连驱动第三轴(22)运行,所述电机第一齿轮(18)以及电机第二齿轮(23)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轴(22)上,所述电机同步器(19)设置在所述第三轴(22)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第一齿轮(18)和电机第二齿轮(23)之间,且分别与电机第一齿轮(18)或电机第二齿轮(23)单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包括第二轴(12)、第一从动齿轮(26)、第二从动齿轮(17)、第三从动齿轮(16)、主减器主动齿轮(25)以及二挡同步器(4),所述主减器主动齿轮(25)、第一从动齿轮(26)以及第三从动齿轮(16)均固定设在所述第二轴(12)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6)位于所述主减器主动齿轮(25)与第三从动齿轮(16)之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6)与所述电机第二齿轮(23)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7)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轴(12)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6)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6)之间,并与所述电机第一齿轮(18)相啮合;所述二挡同步器(4)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6)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7)之间,进而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7)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动机驱动部包括第一轴(11)、第二主动齿轮(5)、第三主动齿轮(6)以及三四挡同步器(7),所述第一轴(1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1)相连,所述第三主动齿轮(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11)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轴(12)上,并位于第三主动齿轮(6)与离合器(2)之间,所述三四挡同步器(7)设置在所述第一轴(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与第二从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6)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6)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差速器(20)、主减器从动齿轮(24)以及输出半轴(21),所述主减器从动齿轮(24)设置在所述差速器(20)上,并与主减器主动齿轮(25)相啮合,将运动输入至所述差速器(20),所述差速器(20)连接输出半轴(21),并通过输出半轴(21)将运动进行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输出半轴(21)以及电机同步器(19)相连,对输出半轴(21)的转速进行检查,并同时控制所述电机同步器(19)的运行。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