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及摩托车
专利名称: 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及摩托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及摩托车,包括头管、左立梁、右立梁、左前上主梁、右前上主梁、左前下主梁、右前下主梁、左后下主梁、右后下主梁、左后上尾梁、右后上尾梁、左后下尾梁及右后下尾梁,所述左后上尾梁与左后下尾梁、右后上尾梁与右后下尾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y型支撑管,所述左立梁与右立梁后端固定有前悬挂支撑管,所述前悬挂支撑管上连接矩形前悬挂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小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的优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明超;刘进伟;贾志超;欧阳旭;刘志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785597.3
公开号: CN209870639U
代理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丰
分类号: B62K11/02(2006.01);B;B62;B62K;B62K11
申请人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鹤工业园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包括头管(1)、左立梁(2)、右立梁(2a)、左前上主梁(3)、右前上主梁(3a)、左前下主梁(4)、右前下主梁(4a)、左后下主梁(5)、右后下主梁(5a)、左后上尾梁(6)、右后上尾梁(6a)、左后下尾梁(7)及右后下尾梁(7a),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上尾梁(6)与左后下尾梁(7)、右后上尾梁(6a)与右后下尾梁(7a)之间均固定连接有y型支撑结构(8),所述左立梁(2)与右立梁(2a)后端固定有前悬挂支撑管(9),所述前悬挂支撑管上连接有前端面为矩形的矩形前悬挂结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前悬挂结构(10)的宽度为90—100mm,所述前悬挂支撑管(9)管径为43-5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上主梁(3)、左前下主梁(4)、左后下主梁(5)及左后上尾梁(6)与右前上主梁(3a)、右前下主梁(4a)、右后下主梁(5a)及右后上尾梁(6a)之间均通过加强X型结构连接件(1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X型结构连接件的四个方向均设有第一加强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下主梁(5)、左后下尾梁(7)后端与右后下主梁(5a)、右后下尾梁(7a)后端之间均通过设有第二加强板(13)的脚蹬大板板件(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13)的厚度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下主梁(5)与右后下主梁(5a)固定连接设有第三加强板(15)的连接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下尾梁(7)与右后下尾梁(7a)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管(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前悬挂结构(10)的宽度为9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振动传递功能的大排量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挂支撑管(9)管径为48mm。 10.一种摩托车,包括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车架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摩托车车架。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