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包括副车架、空气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车架两侧壁的通过横臂铰接座铰接有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空气减震器包括气动缸、气动缸安装座和气动伸缩杆,电磁减震器包括电磁液压缸、电磁液压杆和底板连接座,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后副车架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对后主横臂和后副横臂,使得本发明为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能够增强各个轮胎对路面的附着能力,使车轮在水洼路面不易打滑,便于通过,通过空气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的配合升降,可提高汽车底板的升降量,便于汽车通过水较深的涉水路面。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
发明人: |
牟海东;秦秋滢;刘蕾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49330.X |
公开号: |
CN109823134A |
代理机构: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单虎 |
分类号: |
B60G13/00(2006.01);B;B60;B60G;B60G13 |
申请人地址: |
253034 山东省德州市大学东路689号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权项: |
1.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包括后副车架(1)、空气减震器(9)和电磁减震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1)呈“凹”支撑架状,后副车架(1)两侧外壁的上下端处均焊接有横臂铰接座(2),后副车架(1)两侧下方所焊接的横臂铰接座(2)处均铰接有后主横臂(3),后副车架(1)两侧上方所焊接的横臂铰接座(2)处均铰接有后副横臂(4),后主横臂(3)和后副横臂(4)的尖端处焊接有轮轴座铰接头端(5),设置在同侧后主横臂(3)和后副横臂(4)所焊接的轮轴座铰接头端(5)分别与轮轴座(6)一侧的上下端处相铰接,所述后副车架(1)两侧板上表面的前侧边缘焊接有线上垂直的空气减震器连接座(7),所述横臂铰接座(2)尖端处的前侧方焊接有空气减震器铰接柱(8),空气减震器铰接柱(8)与空气减震器连接座(7)之间连接有空气减震器(9),所述后副横臂(4)的尖端处上表面焊接有电磁减震器座(13),电磁减震器座(13)连接有电磁减震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横臂(3)和后副横臂(4)均呈“A”型支架,后主横臂(3)和后副横臂(4)的两支脚与横臂铰接座(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座(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轴(19),轮轴(19)的外侧端焊接有刹车碟盘(20),刹车碟盘(20)上开设有螺栓孔,轮轴(19)的内端设置在后副车架(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减震器连接座(7)的上端焊接有铰接轴,且空气减震器连接座(7)与空气减震器铰接柱(8)上端所焊接的铰接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减震器(9)包括气动缸(10)、气动缸安装座(11)和气动伸缩杆(12),气动缸(10)的上端焊接有气动缸安装座(11),气动缸安装座(11)与空气减震器连接座(7)上端所焊接的铰接轴相铰接,气动缸(10)的下端设有气动伸缩杆(12),气动伸缩杆(12)的下端与空气减震器铰接柱(8)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减震器(14)包括电磁液压缸(15)、电磁液压杆(16)和底板连接座(17),电磁液压缸(15)的下端设有电磁液压杆(16),电磁液压杆(16)的下端通过螺栓与电磁减震器座(13)固定连接,电磁液压缸(15)的上端焊接有底板连接座(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涉水深度的汽车后轮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液压杆(16)的中部与后副横臂(4)中部所焊接的加强肋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强连杆(18)。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