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充电口支架和散热架、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充电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充电口支架和散热架、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充电结构。充电口支架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以用于定位导电线缆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和所述筒体的筒壁之间具有间隔,其中,所述筒体的筒壁上形成有排气孔。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筒体的筒壁上形成有排气孔,这样,充电口内的插接端和导线线缆的连接位置处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排气孔散出,从而实现能够及时有效对充电口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江长堆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0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382646.0 |
公开号: |
CN208931148U |
代理机构: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分类号: |
B60L53/16(2019.01);B;B60;B60L;B60L53 |
申请人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充电口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以用于定位导电线缆的插接端(2),所述插接端(2)和所述筒体(1)的筒壁之间具有间隔,其中,所述筒体(1)的筒壁上形成有排气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为多个并沿着所述筒体(1)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3.一种充电口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散热架包括用于套装在充电口支架的筒体(1)上并供导电线缆穿过的散热筒(4),所述散热筒(4)的筒壁上形成有与筒体(1)上的排气孔(3)相通的散气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散热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散气孔(5)为多个并沿着所述散热筒(4)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方式二:所述散热筒(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散热翅片(6); 方式三:所述散热筒(4)包括支撑体(7),所述支撑体(7)形成有供导电线缆穿过的走线通道(8)。 5.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口支架和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口散热架,其中, 所述散热筒(4)套装在所述筒体(1)上,并且所述排气孔(3)与所述散气孔(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4)的内周面和所述筒体(1)的外周面之间保持间隔以形成环形通道,所述排气孔(3)与对应的所述散气孔(5)同轴线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导电线缆(9),所述导电线缆(9)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插接端(2)内,另一端从所述散热筒(4)穿过,其中,所述导电线缆(9)和所述散热筒(4)之间布置有导热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基础上以用于向所述散热筒(4)吹风的风扇(10)。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 10.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枪(11)和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充电枪(11)的插接端子(12)上形成有排气散热孔(13),在所述插接端子(12)与所述插接端(2)插接配合时,所述排气散热孔(13)与所述排气孔(3)和所述散气孔(5)相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接端子(12)与所述插接端(2)插接配合时,所述排气散热孔(13)、所述排气孔(3)和所述散气孔(5)同轴线布置。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