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算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算法,根据车辆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用户驾驶习惯分析和预期行驶路况预测,针对不同SOC下的用户关注点采用不同算法进行剩余续驶里程计算,尽可能反映出真实的剩余续驶里程;同时该算法通过补偿算法,跨SOC区间时不同算法估算的剩余续驶里程之间可以平滑过渡,不会产生跳变;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本方法无需导航或GPRS,适用性广。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金希佳;陈栋梁;兰军明;张浩;吴海平;宋振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62265.7 |
公开号: |
CN109849734A |
代理机构: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分类号: |
B60L58/12(2019.01);B;B60;B60L;B60L58 |
申请人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8号503室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汽车上电时,以T为周期循环执行剩余续驶里程算法计算汽车剩余续驶里程RDM;在汽车充电结束后,进行剩余续驶里程充电重置算法,对S0和CFlag进行重置; 其中,剩余续驶里程充电重置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SOC=100%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S0=F(ODO-HODO),CFlag=0,Ccom=0,Sc=0; 若不成立,且SOC≥80%,则S0=a*F(ODO-HODO)*SOC+b*Ebat/(E0*K0),CFlag=0,Ccom=0,Sc=0; 若SOC<80%,则不进行重置; 其中,剩余续驶里程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SOC≥40%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LFlag=0,Lcom=0; 若成立,且CFlag=0,则RDM=S0-SC+│S0-SC-S1│*Ccom/20,同时判断SFlag=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充电重置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更新上式中的Ccom值; 若成立,且CFlag=1,则RDM=Ebat/E40; 若不成立,且SOC≥30%、LFlag=0,则RDM=S1+│S1-S2│*Lcom/10,同时判断SFlag=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更新上式中的Lcom值; 若不成立,且SOC≥30%且LFlag=1,则RDM=Ebat/E30; 若不成立,且SOC<30%,则RDM=Ebat/E30; 其中,充电重置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DeltaSC│<2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认为补偿完成,CFlag=1,Ccom=0; 若不成立,且DeltaSC>0,则Ccom取上一周期的Ccom值减1,Ccom最小值限制为-20,同时判断Ccom>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Ccom=-20; 若不成立,且DeltaSC<0,则Ccom取上一周期的Ccom值加1,Ccom最大值限制为20,同时判断Ccom<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Ccom=20; 其中,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DeltaSL│<2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认为补偿完成,LFlag=1,Lcom=0; 若不成立,且DeltaSL>0,则Lcom取上一周期的Lcom值减1,Lcom最小值限制为-10,同时判断Lcom>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Lcom=-10; 若不成立,且DeltaSL<0,则Lcom取上一周期的Lcom值加1,Lcom最大值限制为10,同时判断Lcom<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Lcom=10; 上述涉及的各个参数含义如下: 1)RDM,估算出的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 2)SOC,动力电池荷电状态,通过CAN总线从电池管理系统获取; 3)ODO,电动汽车行驶总里程,通过CAN总线从仪表获取; 4)HODO,历史电动汽车行驶总里程,初始值为0,若电动汽车更换动力电池总成,由维修人员将更换动力电池前的电动汽车行驶总里程刷写入EEPROM中; 5)F(ODO-HODO),总续驶里程函数,体现动力电池衰减对续驶里程的影响,通过动力电池试验数据和电动汽车用户大数据分析获得; 6)E0,由转毂测试获得的标准工况下平均单位里程能耗值,标准工况可以选择NEDC循环工况或者WLTP循环工况等; 7)Ebat,动力电池剩余可用能量,通过CAN总线从电池管理系统获取; 8)E40,SOC>=40%时的计算单位里程能耗,E40=(c*E0*K0+d*E5); 9)a,剩余续驶里程充电重置算法中的ODO权重系数,可标定量; 10)b,剩余续驶里程充电重置算法中的用户权重系数,可标定量; 11)c,计算单位里程能耗时的用户驾驶习惯权重系数,可标定量; 12)d,计算单位里程能耗时的最近5公里能耗权重系数,可标定量; 13)K1,K2,K3,K4,K5,体现用户驾驶习惯的用户系数,初始值为1,每次充电开始且满足条件Lbc-Lac>=80时进行计算,K1=Eu1/E0,K2=Eu2/E0,K3=Eu3/E0,K4=Eu4/E0,K5=Eu5/E0,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4)K0,计算用户系数,初始值为1,每次充电开始时进行计算,当K1~K5两两之间的误差小于10%时,K0取K1~K5的平均值,当K1~K3与K0之间的误差均大于10%时,K0值重置为K1~K3平均值,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5)Lbc,充电开始时的ODO,初始值=0,每次充电开始时,通过CAN总线获取并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6)Lac,上次充电后的ODO,初始值=0,每次充电终止时,通过CAN总线获取并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7)Ebc,充电开始时的Ebat,初始值=0,每次充电开始时,通过CAN总线获取并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8)Eac,上次充电后的Ebat,初始值=0,每次充电终止时,通过CAN总线获取并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19)Eu1,Eu2,Eu3,Eu4,Eu5,用户单位里程能耗值,初始值均为E0,每次充电开始且满足条件Lbc-Lac>=80时进行计算,更新Eu1=(Eac-Ebc)/(Lbc-Lac),同时更新Eu2为上一轮的Eu1,Eu3为上一轮的Eu2,Eu3为上一轮的Eu2,Eu4为上一轮的Eu3,Eu5为上一轮的Eu4,如此循环覆盖,并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20)E5,最近5km平均单位里程能耗,车辆每行驶1km进行计算,整车下电VCU休眠前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21)Ehvac,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工作时暖风或空调的单位里程能耗; 22)CFlag,充电重置剩余续驶里程补偿完成标志位,充电结束且SOC>=80%时,该参数置0,补偿完成后,该参数置1; 23)Ccom,充电重置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系数,初始值=0,整车下电VCU休眠前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24)LFlag,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完成标志位,SOC>=40%时,该参数置0,补偿完成后,该参数置1; 25)Lcom,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系数,初始值=0,整车下电VCU休眠前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26)SFlag,里程标志位,初始值=0,每行驶满1km,该参数置1,每一个计算周期起始置0; 27)S0,充电重置后的剩余续驶里程,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 28)S1,第一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计算里程,S1=Ebat/E40; 29)S2,第二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计算里程,S2=Ebat/E30; 30)E30,SOC<30%时的计算单位里程能耗,E30=E5+Ehvac; 31)DeltaSC,充电重置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条件参数,DeltaSC=LRDM-S1; 32)DeltaSL,低SOC剩余续驶里程补偿算法条件参数,DeltaSL=LRDM-S2; 33)LRDM,上一计算周期的RDM计算值; 34)Sc,充电重置后的累计行驶里程,充电重置后置0,整车下电VCU休眠前存储于EEPROM中,整车上电时读取并继续累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为毫秒级。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