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专利名称: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安装座式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不能匹配减振器在不同形态下的动态力,导致整车舒适性差的问题。该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的安装骨架,安装骨架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槽;安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的橡胶衬套,橡胶衬套部分外露于第一安装槽,以与汽车车身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包括:通过硫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内骨架、外骨架和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在沿所述橡胶层自身的形变方向上被所述内骨架分隔为呈现为非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沿所述形变方向上的静刚度不同。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铄;陆海波;鲍长勇;张海成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48287.2
公开号: CN109866568A
代理机构: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康海燕
分类号: B60G13/00(2006.01);B;B60;B60G;B60G13
申请人地址: 400023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主权项: 1.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的安装骨架(1),所述安装骨架(1)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槽(111); 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的橡胶衬套(2),所述橡胶衬套(2)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以与汽车车身相接触; 所述橡胶衬套(2)包括:通过硫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内骨架(23)、外骨架(21)和橡胶层(22),所述橡胶层(22)硫化于所述内骨架(23)和所述外骨架(21)之间; 所述橡胶层(22)在沿所述橡胶层(22)自身的形变方向上被所述内骨架(23)分隔为呈现为非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沿所述形变方向上的静刚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安装骨架(1)上远离汽车车身的一侧端面上的金属座(3),所述金属座(3)远离所述安装骨架(1)的一侧端面形成有第二安装槽(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23)包括有中心线沿所述橡胶层(22)的形变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形骨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骨架上的第二环形骨架,所述第二环形骨架伸入至所述橡胶层(22)内部,以将所述橡胶层(22)分隔为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骨架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7),所述环形凹槽(27)内安装有限位环(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层(22)朝向汽车车身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厚度不同的第一减振结构(24)和第二减振结构(25); 所述橡胶层(22)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厚度不同的第三减振结构(28)和第四减振结构(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22)朝向汽车车身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环形圈(26),所述第一减振结构(24)和所述第二减振结构(25)均位于所述环形圈(26)内; 在所述橡胶层(2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减振结构(24)和所述第二减振结构(25)的厚度较大的其中一级减振结构与所述环形圈(26)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振结构(28)和所述第四减振结构(29)的表面上均设有多排并列设置的橡胶凸起(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骨架(1)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上硫化有橡胶垫(13); 所述安装骨架(1)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有翻边(12); 所述安装骨架(1)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上还固定有安装衬管(11)。 9.一种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减振器,以及部分安置在金属座(3)的第二安装槽(311)内的缓冲块(5); 所述后减振器的活塞杆(7)依次穿过所述缓冲块(5)、所述金属座(3)和所述橡胶衬套(2)后进入至汽车车身内; 所述安装骨架(1)通过穿过安装衬管(11)的螺栓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金属座(3)外围的防尘罩(4),所述缓冲块(5)设置于所述防尘罩(4)内。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