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专利名称: 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以及辅助换热器,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通过气冷热交换器和蒸发热交换器相连,辅助换热器用于实现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气冷热交换器以及蒸发热交换器既参与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工作,又参与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的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均可以正常运行,又可以保证充分利用了车辆的动力。通过设置辅助换热器可以增加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时的工作部件的数量,保证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能力得以最大程度发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鹏;谷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14182.2
公开号: CN109927509A
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润
分类号: B60H1/32(2006.01);B;B60;B60H;B60H1
申请人地址: 102606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经济开发区采和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通过气冷热交换器和蒸发热交换器相连,所述气冷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和第一冷却液通道,所述蒸发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制冷剂通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和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作为制冷剂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为制冷剂循环提供流通通道,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通道作为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为冷却液提供流通通道,所述制冷剂为二氧化碳制冷剂; 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用于实现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和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并联,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还包括: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与所述第二冷却液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的出液口与电池包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池包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水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三种工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处于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压缩机、第三三通阀、室外侧换热器、第五三通阀、中间热交换器后,其中一部分流向第二电子膨胀阀后顺次流经第二三通阀、辅助换热器、第一三通阀,另一部分流向第三电子膨胀阀后流经第二制冷剂通道后与从所述第一三通阀流出的制冷剂汇合并流至中间热交换器,从所述中间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随后流经气液分离器并最终流至所述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包有制冷需求时,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与所述第二冷却液通道相连的阀门打开,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通的冷却液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流通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时,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压缩机、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后,其中一部分流向气冷器、单向阀、辅助换热器、第一三通阀,另一部分流向气冷热交换器后与从所述第一三通阀流出的制冷剂汇合并流至第一电子膨胀阀,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流出的制冷剂随后依次流经室外侧换热器、第五三通阀、气液分离器并最终流至所述压缩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包有制热需求时,所述第四三通阀的与所述气冷热交换器相连的阀门打开,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通的冷却液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流通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制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处于所述除湿模式时,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压缩机、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后,其中一部分流向气冷器、单向阀、辅助换热器、第一三通阀,另一部分流向气冷热交换器后与从所述第一三通阀流出的制冷剂汇合并流至第一电子膨胀阀,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流出的制冷剂随后依次流经室外侧换热器、第五三通阀、中间热交换器的第一管路、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第二三通阀后回到所述中间热交换器的第二管路、再流经气液分离器并最终流至所述压缩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管路,所述回热管路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内,从所述气冷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和从所述第一三通阀流出的制冷剂混合后通过所述回热管路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设置有多个温度压力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的制冷液为50%乙二醇水溶液。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