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包括铝合金框架、冷却盘管和散热翅片,所述铝合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与铝合金框架之间焊接有散热翅片,所述铝合金框架的上端和底端均固定有丝杆导轨,所述丝杆导轨包括导轨滑槽、丝杆、丝杆轴承、联轴器、马达和丝杆螺母,所述导轨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安装在导轨滑槽一端内壁上的丝杆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导轨滑槽外端的马达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安装有丝杆螺母。本发明通过设置丝杆导轨、刷体和减震座,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制冷配件清理不便,并且在颠簸路面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吴建忠 |
发明人: |
吴建忠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1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27263.7 |
公开号: |
CN111071007A |
代理机构: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展提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B60;B60H;B60H1;B60H1/00;B60H1/32 |
申请人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三合村10组9号 |
主权项: |
1.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包括铝合金框架(1)、冷却盘管(2)和散热翅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盘管(2),所述冷却盘管(2)与铝合金框架(1)之间焊接有散热翅片(3),所述铝合金框架(1)的上端和底端均固定有丝杆导轨(8),所述丝杆导轨(8)包括导轨滑槽(9)、丝杆(10)、丝杆轴承(11)、联轴器(12)、马达(13)和丝杆螺母(14),所述导轨滑槽(9)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一端与安装在导轨滑槽(9)一端内壁上的丝杆轴承(1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2)与安装在导轨滑槽(9)外端的马达(13)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0)上安装有丝杆螺母(14),所述丝杆螺母(14)外卡接有卡座(15),上下两个所述卡座(15)之间固定有刷体(16),位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下部丝杆导轨(8)的底端两侧和位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上部丝杆导轨(8)的上端两侧均安装有减震座(22),所述减震座(22)包括底座(23)、减震弹簧(24)、螺纹杆(25)、限位盖(26)、支撑片(27)和螺母(28),所述减震弹簧(24)设置在底座(23)内,所述减震弹簧(24)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盖(26),所述限位盖(26)的中间固定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的上端插接有支撑片(27),所述支撑片(27)的上部螺纹杆(25)上旋拧有螺母(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马达(13)通过导线连接有继电器(20),所述继电器(20)与汽车中控台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的两侧面边角位置焊接有四个L型固定板(21),所述L型固定板(21)的侧部开设有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16)包括背板(17)、刷板(18)和刷毛(19),所述背板(1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卡座(15)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7)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刷板(18),所述刷板(1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刷毛(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整体呈波浪状,且散热翅片(3)的每个顶端和底端均分别与上下位置的冷却盘管(2)对应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2)为片状结构,并且冷却盘管(2)的上下面宽度与散热翅片(3)的纵向长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2)的底端口位置连接有进液管(4),所述冷却盘管(2)的上端口位置连接有出液管(5),所述进液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液连接头(6),所述出液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连接头(7),所述进液管(4)通过进液连接头(6)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液管(5)通过出液连接头(7)与蒸发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内部温度调控的制冷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19)的长度大于刷板(18)到冷却盘管(2)之间的距离。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