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专利名称: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包括前防撞梁结构、吸能盒结构、吸能盒端板结构、纵梁结构、翼子板边梁结构和第一抗变形件;前防撞梁结构设置于吸能盒结构的一端;吸能盒端板结构设置于吸能盒结构的另一端;纵梁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纵梁端板和纵梁主体,纵梁端板与吸能盒端板结构连接,且纵梁端板与吸能盒结构分别位于吸能盒端板结构的两侧;纵梁端板与纵梁主体连接的一侧设有翼子板边梁结构;第一抗变形件设置于纵梁主体和翼子板边梁结构之间,第一抗变形件连接翼子板边梁结构和纵梁端板。本发明涉及的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能够在正面小偏置碰撞发生时减轻对乘员舱结构的冲击,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月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3: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2: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05900.0
公开号: CN111137233A
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传鑫;贾允
分类号: B60R19/02;B;B60;B60R;B60R19;B60R19/02
申请人地址: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主权项: 1.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结构、吸能盒结构、吸能盒端板结构、纵梁结构、翼子板边梁结构和第一抗变形件; 所述前防撞梁结构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结构的一端; 所述吸能盒端板结构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结构的另一端; 所述纵梁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纵梁端板和纵梁主体,所述纵梁端板与所述吸能盒端板结构连接,且所述纵梁端板与所述吸能盒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吸能盒端板结构的两侧;所述纵梁端板与所述纵梁主体连接的一侧设有所述翼子板边梁结构; 所述第一抗变形件设置于所述纵梁主体和所述翼子板边梁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抗变形件分别连接所述翼子板边梁结构和所述纵梁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变形件为内部设有肋条组件的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组件包括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肋条呈垂直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变形件与所述纵梁主体之间设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变形件与所述翼子板边梁结构和所述纵梁端板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抗变形件,所述第二抗变形件与所述纵梁主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变形件为块状,所述纵梁主体包括纵梁外板和纵梁内板;所述第二抗变形件与所述纵梁外板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变形件和所述第二抗变形件的材料均为铸铝。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第一吸能盒护板结构、第二吸能盒护板结构;所述第一吸能盒护板结构和所述第二吸能盒护板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相对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吸能盒护板结构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吸能盒护板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防撞梁结构和所述吸能盒端板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应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