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及其吊运安装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及其吊运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包括第一预制侧板,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面板、第一侧脚板、第二侧脚板;第二预制侧板,其包括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二面板、第三侧脚板、第四侧脚板;风道底板,其搭接于第一侧脚板、第二侧脚板、第三侧脚板、第四侧脚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第一防水胶圈;第二防水胶圈;第三防水胶圈;第四防水胶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的吊运安装方法。它能缩短工期、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且能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程度,能防止水从车站中板向轨顶风道渗漏,保证地铁车站屏蔽门的正常使用,并能克服因构件重量较重而影响预制轨顶风道使用寿命的问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彪;刘延龙;奚成;李大源;林晓波;黄山泉;翟勇;霍莉;刘陈坤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0: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41313.2
公开号: CN110984224A
代理机构: 成都百川兴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云春
分类号: E02D29/045;F24F13/02;E;F;E02;F24;E02D;F24F;E02D29;F24F13;E02D29/045;F24F13/02
申请人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530号1栋5楼508号
主权项: 1.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预制侧板(1),其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一面板(13)、第一侧脚板(14)、第二侧脚板(15)、第一螺杆(4)、第二螺杆(5)、第一防水胶圈(8)、第二防水胶圈(9),其中,第一面板(13)位于第一、二立柱(11)、(12)之间,第一面板(13)的厚度小于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两侧面之间的厚度,第一侧脚板(14)位于第一立柱(11)下端侧面,第二侧脚板(15)位于第二立柱(12)下端与第一侧脚板(14)相同侧面,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一面板(13)、第一侧脚板(14)、第二侧脚板(15)一体预制;第一螺杆(4)的下端预埋于第一立柱(11)上端面内,其上端沿第一立柱(11)轴向向上延伸;第二螺杆(5)的下端预埋于第二立柱(12)上端面内,其上端沿第二立柱(12)轴向向上延伸;第一防水胶圈(8)套装于第一螺杆(4),其朝向第一立柱(11)上端面的部分预埋于第一立柱(11)上端面内,其除预埋于第一立柱(11)上端面内部分之外的部分凸出于第一立柱(11)上端面;第二防水胶圈(9)套装于第二螺杆(5),其朝向第二立柱(12)上端面的部分预埋于第二立柱(12)上端面内,其除预埋于第二立柱(12)上端面内部分之外的部分凸出于第二立柱(12)上端面; 第二预制侧板(2),其包括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第二面板(23)、第三侧脚板(24)、第四侧脚板(25)、第三螺杆(6)、第四螺杆(7)、第三防水胶圈(a)、第四防水胶圈(b),其中,第二面板(23)位于第三、四立柱(21)、(22)之间,第二面板(23)的厚度小于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两侧面之间的厚度,第三侧脚板(24)位于第三立柱(21)下端侧面,第四侧脚板(25)位于第四立柱(22)下端与第三侧脚板(24)相同侧面,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第二面板(23)、第三侧脚板(24)、第四侧脚板(25)一体预制;第三螺杆(6)的下端预埋于第三立柱(21)上端面内,其上端沿第三立柱(21)轴向向上延伸;第四螺杆(7)的下端预埋于第四立柱(22)上端面内,其上端沿第四立柱(22)轴向向上延伸;第三防水胶圈(a)套装于第三螺杆(6),其朝向第三立柱(21)上端面的部分预埋于第三立柱(21)上端面内,其除预埋于第三立柱(21)上端面内部分之外的部分凸出于第三立柱(21)上端面;第四防水胶圈(b)套装于第四螺杆(7),其朝向第四立柱(22)上端面的部分预埋于第四立柱(22)上端面内,其除预埋于第四立柱(22)上端面内部分之外的部分凸出于第四立柱(22)上端面; 风道底板(3),其搭接于第一侧脚板(14)、第二侧脚板(15)、第三侧脚板(24)、第四侧脚板(25); 其中,第一立柱(11)的第一侧脚板(14)所在的侧面、第二立柱(12)的第二侧脚板(15)所在的侧面均朝向第二预制侧板(2),第三立柱(21)的第三侧脚板(24)所在的侧面、第四立柱(22)的第四侧脚板(25)所在的侧面均朝向第一预制侧板(1),第一、二侧脚板(14)、(15)向第二预制侧板(2)方向凸起,第三、四侧脚板(24)、(25)向第一预制侧板(1)方向凸起;第一螺杆(4)向上穿过车站中板(c)预留的第一安装孔(c1)后与第一螺母(d1)旋合紧固,第二螺杆(5)向上穿过车站中板(c)预留的第二安装孔(c2)后与第二螺母(d2)旋合紧固,第三螺杆(6)向上穿过车站中板(c)预留的第三安装孔(c3)后与第三螺母(d3)旋合紧固,第四螺杆(7)向上穿过车站中板(c)预留的第四安装孔(c4)后与第四螺母(d4)旋合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脚板(14)朝向车站中板(c)的面设有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6),第二侧脚板(15)朝向车站中板(c)的面设有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凹槽(16)共轴的第二凹槽(17),第三侧脚板(24)朝向车站中板(c)的面设有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26),第四侧脚板(25)朝向车站中板(c)的面设有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延伸并与第三凹槽(26)共轴的第四凹槽(27),风道底板(3)设有伸入第一、二凹槽内并能在第一、二凹槽内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凸台(31)及伸入第三、四凹槽内并能在第三、四凹槽内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二凸台(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一面板(13)相背的侧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对接凹槽(18),所述第二立柱(12)与第一面板(13)相背的侧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对接凸台(19),任一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定位对接凹槽(18)能与其他任一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定位对接凸台(19)适配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21)与第二面板(23)相背的侧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对接凹槽(28),所述第四立柱(22)与第二面板(23)相背的侧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对接凸台(29),任一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二定位对接凹槽(28)能与其他任一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二定位对接凸台(29)适配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对接凹槽(18)侧壁、底面均覆盖有第一膨胀胶条(e)。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对接凹槽(28)侧壁、底面均覆盖有第二膨胀胶条(f)。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与第二预制侧板(2)均为多块,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与第二预制侧板(2)错环布置。 8.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的吊运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车站中板(c)预留第一、二、三、四安装孔;在车站中板(c)上表面第一安装孔(c1)孔口处预留第一灌浆凹槽,第一安装孔(c1)孔口位于第一灌浆凹槽底面;在车站中板(c)上表面第二安装孔(c2)孔口处预留第二灌浆凹槽,第二安装孔(c2)孔口位于第二灌浆凹槽底面;在车站中板(c)上表面第三安装孔(c3)孔口处预留第三灌浆凹槽,第三安装孔(c3)孔口位于第三灌浆凹槽底面;在车站中板(c)上表面第四安装孔(c4)孔口处预留第四灌浆凹槽,第四安装孔(c4)孔口位于第四灌浆凹槽底面; 步骤2,在构件预制场分别预制第一预制侧板(1)、第二预制侧板(2)、风道底板(3),并将预制好的第一预制侧板(1)、第二预制侧板(2)、风道底板(3)运抵施工现场; 步骤3,将运抵现场的第一预制侧板(1)、第二预制侧板(2)、风道底板(3)通过盾构吊装孔吊运至地铁车站内并置于车站底板(i); 步骤4,顶举车置于车站底板(i),顶举车首先将置于车站底板(i)的第一预制侧板(1)举起,顶举车移动调整位置,使第一螺杆(4)对准第一安装孔(c1)、第二螺杆(5)对准第二安装孔(c2),继续向上顶举第一预制侧板(1)使第一螺杆(4)穿过第一安装孔(c1)、第二螺杆(5)穿过第二安装孔(c2)并使第一、二立柱的上端面均与车站中板(c)下表面顶紧,然后第一螺杆(4)与第一螺母(d1)旋合紧固,第二螺杆(5)与第二螺母(d2)旋合紧固; 步骤5,向第一、二灌浆凹槽内浇筑速凝混凝土; 步骤6,在第一、二灌浆凹槽上对应铺第一、二钢板,第一螺杆(4)穿过第一钢板上的通孔后与第五螺母旋合紧固,第二螺杆(5)穿过第二钢板上的通孔后与第六螺母旋合紧固; 步骤7,按照步骤4-6安装更多第一预制侧板(1)并两两相对接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相邻两第一预制侧板(1)中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立柱(11)与第一面板(13)相背的侧面和该相邻两第一预制侧板(1)中另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二立柱(12)与第一面板(13)相背的侧面对接,并使当前安装的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与之前安装的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共轴以及使当前安装的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底面与之前安装的第一预制侧板(1)的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底面共面并找平; 步骤8,完成步骤7后,顶举车再将置于车站底板(i)的第二预制侧板(2)举起,顶举车移动调整位置,使第三螺杆(6)对准第三安装孔(c3)、第四螺杆(7)对准第四安装孔(c4),继续向上顶举第二预制侧板(2)使第三螺杆(6)穿过第三安装孔(c3)、第四螺杆(7)穿过第四安装孔(c4)并使第三、四立柱的上端面均与车站中板(c)下表面顶紧,然第三螺杆(6)与第三螺母(d3)旋合紧固,第四螺杆(7)与第四螺母(d4)旋合紧固; 步骤9,向第三、四灌浆凹槽内浇筑速凝混凝土; 步骤10,在第三、四灌浆凹槽上对应铺第三、四钢板,第三螺杆(6)穿过第三钢板上的通孔后与第七螺母旋合紧固,第四螺杆(7)穿过第四钢板上的通孔后与第八螺母旋合紧固; 步骤11,按照步骤8-10安装更多第二预制侧板(2)并两两相对接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相邻两第二预制侧板(2)中一块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三立柱(21)与第二面板(23)相背的侧面和该相邻两第二预制侧板(2)中另一块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四立柱(22)与第二面板(23)相背的侧面对接,并使当前安装的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三凹槽(26)、第四凹槽(27)与之前安装的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三凹槽(26)、第四凹槽(27)共轴以及使当前安装的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三凹槽(26)、第四凹槽(27)底面与之前安装的第二预制侧板(2)的第三凹槽(26)、第四凹槽(27)底面共面并找平; 步骤12,顶举车将置于车站底板(i)的风道底板(3)举起,顶举车移动调整位置,使风道底板的第一凸台(31)与第一、二凹槽对准、第二凸台(32)与第三、四凹槽对准,推动风道底板(3)在地铁车站纵向方向上移动,直至将风道底板(3)移动到位; 步骤13,按步骤12安装更多风道底板(3)并两两相对接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依次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吊运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与第二预制侧板(2)错环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吊运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4之后且步骤5之前向第一、二安装孔内浇筑防水材料的步骤以及在步骤8之后且步骤9之前向第三、四安装孔内浇筑防水材料的步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