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蓄电池和上盖,所述蓄电池位于下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通过安装螺钉与上盖连接,所述上盖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出口端螺纹连接有喷嘴,所述上盖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耐压钢瓶。通过下壳体、蓄电池、上盖、分流道、主流道、喷嘴、安装槽、耐压钢瓶、导管、启闭阀、第一压柄、第二压柄、热敏柱、底槽、导热片、导热条、导热块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在蓄电池起火后,快速灭火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难以对蓄电池起火这种情况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深圳市米粒新能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向阳;刘鑫;欧阳晓辉;王力恒;李志贤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1-09-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03-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122356996.8
公开号: CN216101557U
代理机构: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欢
分类号: B60L50/60;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71;A62C3/07;B;H;A;B60;H01;A62;B60L;H01M;A62C;B60L50;H01M50;A62C3;B60L50/60;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71;A62C3/07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力昌社区草埔一路101号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1)、蓄电池(2)和上盖(3),所述蓄电池(2)位于下壳体(1)的内部,所述下壳体(1)通过安装螺钉与上盖(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5)和分流道(4),所述分流道(4)的出口端螺纹连接有喷嘴(6),所述上盖(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设置有耐压钢瓶(8),所述上盖(3)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顶板,所述耐压钢瓶(8)的前侧设置有导管(9),所述导管(9)的右端设置有启闭阀(10),所述启闭阀(1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压柄(11)和第二压柄(12); 所述安装槽(7)的内底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第一压柄(11)和第二压柄(12)均位于移动槽的内部,所述启闭阀(10)通过连管与主流道(5)连接,所述第一压柄(11)通过热敏柱(13)与第二压柄(12)连接,所述热敏柱(13)的内部设置有膨胀液,所述上盖(3)的内底壁开设有底槽(14),所述底槽(1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15),所述移动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导热块(17),所述导热片(15)通过导热条(16)与导热块(17)连接,所述热敏柱(13)与导热块(17)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压柄(11)的左侧连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左端与第二压柄(12)的右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钢瓶(8)的内部设置有液态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柄(11)的左侧和第二压柄(1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左侧垫板的右侧和右侧垫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热敏柱(13)的左端与左侧卡槽的内壁抵持,所述热敏柱(13)的右端与右侧卡槽的内壁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柱(13)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膨胀液位于空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17)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热敏柱(13)的侧表面与凹槽(18)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柄(11)的左侧与第二压柄(12)的右侧均开设有拉槽(19),左侧拉槽(19)左侧的内壁与右侧拉槽(19)右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左侧固定块铰接有第一转板(20),所述第一转板(20)的右侧与弹簧(22)的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固定块铰接有第二转板(21),所述第二转板(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23),所述调节螺杆(23)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25),所述调节螺母(25)通过定位环连接有调节板(24),所述调节板(24)的左侧与弹簧(22)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