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专利名称: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一开关装置。第一换向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第一流体端口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接;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连接,第四流体端口与第一流体端口连接;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第五流体端口通过第一开关装置与第二汇流点连接,第五流体端口还与第二端口连接,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第一汇流点和第三端口连接。本申请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蒋晶;胡浩茫;代彦军;葛天舒;聂磊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12-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11074956.7
公开号: CN115534619A
分类号: B60H1/00;B;B60;B60H;B60H1;B60H1/00
申请人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主权项: 1.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201)、第二换热器(202)、第三换热器(203)、第一换向装置(204)、第二换向装置(211)和第一开关装置(205); 所述第一换向装置(204)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包括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所述第一流体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包括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具有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所述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连接,所述第四流体端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换热器(203)包括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具有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所述第五流体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与所述第二汇流点连接,且所述第五流体端口还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点和所述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装置(211)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六流体端口连通,所述第五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 所述系统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通路径为以下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经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在所述第二汇流点和所述第一汇流点之间流动,以及,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二汇流点经过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一汇流点,或者,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以及,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一汇流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二汇流点;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一汇流点,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后,分别经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二汇流点;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0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于与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203)用于与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电池冷板或板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一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一节流器件(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器件(208)并联的第二开关装置(209),且所述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所述第二开关装置(209)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和所述第五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二节流器件(2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二汇流点之间的第三节流器件(2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节流器件(214)并联的第三开关装置(215),且所述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时,所述第三开关装置(215)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汇流点和所述第一汇流点之间的第四开关装置(212)和第四换热器(213),且当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时,所述第四开关装置(212)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压缩装置(206),所述压缩装置(206)分别与所述第二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所述压缩装置(206)用于压缩所述温度调节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6)具有两个输气管口,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换向装置(207),所述第三换向装置(207)具有第七端口、第八端口、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一个输气管口连通,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二流体端口连通,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另一个输气管口连通,所述第十端口与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 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八端口到所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九端口到所述第十端口; 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十端口到所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九端口到所述第八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所述系统还包括:风箱(216)和第一内风门(217),所述风箱(216)具有风腔、两个风道(2161)和第一出风口(2162),所述第一出风口(2162)被配置为与待调温腔室的内部连通,且每个风道(2161)用于供风进入所述风腔; 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分别位于两个风道(2161)的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出风口的外侧; 所述第一内风门(217)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于调节所述待调温腔室的温度时,与位于风道(2161)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216)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内风门(219),所述风箱(216)还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内风门(219)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待调温腔室的外部连通; 所述第一内风门(217)还被配置为:将目标风道(2161)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217)的同侧,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吸湿剂除湿; 所述第二内风门(219)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风道(2161)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217)的同侧时,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当所述两个风道(2161)均与所述风腔连通时,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两个鼓风机(220),所述两个鼓风机(220)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风道(2161)的进风口处,所述鼓风机(220)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进风口内侧和外侧的压力差。 14.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一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五端口连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六端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九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导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均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一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车身、位于所述车身内部的乘员舱、及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电池和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乘员舱和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车辆供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乘员舱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电池进行热交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包括第四流体通道,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外部进行热交换。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