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土木工程轮胎的优化结构 |
摘要: |
用于土木工程车辆的子午线胎体轮胎包括两个具有径向高度Ht的轮胎胎圈芯部(2)和由两个层构成的胎体增强件。具有径向高度Hdc的第一径向最内层(1)锚固在每个胎圈中以形成主要部分(11)和卷边(12)。第二胎体层(3)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层(1)的外侧。卷边(12)的自由端部(A)位于距轮胎胎圈芯部的径向最外点(21)的一定径向距离处,该径向距离至少等于Ht的1倍且至多等于Ht的2倍。从卷边(12)的端部A到径向高度Hdc的85%处的点B,胎体层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第一胎体层(1)的金属增强体的直径的2倍且至多等于所述直径的11倍。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发明人: |
W·莱森斯;F·巴尔巴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04-1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80026386.6 |
公开号: |
CN117098677A |
代理机构: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李兵霞 |
分类号: |
B60C15/00;B;B60;B60C;B60C15;B60C15/00 |
申请人地址: |
法国克莱蒙-费朗 |
主权项: |
1.用于土木工程车辆的子午线胎体增强轮胎,其包括: ·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沿径向位于胎面的内侧,所述胎面通过两个胎侧连接至两个胎圈, ·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在两个胎圈之间延伸并且由两个胎体层(1、3)构成,所述两个胎体层(1、3)包括金属增强体,所述金属增强体与径向方向形成在-10°至10°之间的角度, ·第一胎体层(1),所述第一胎体层(1)是径向最内胎体层,并且通过围绕具有几何中心(22)和径向高度Ht的胎圈线(2)卷绕而锚固在每个胎圈中,从而形成主要部分(11)和卷边(12),所述主要部分(11)从一个胎圈线延伸至另一个胎圈线,所述卷边(12)在每个胎圈中沿轴向位于主要部分(11)的外侧并且具有自由端部(A), ·所述第一胎体层(1)具有从其径向最内点(13)到其径向外点(14)测量的径向高度Hdc, ·第二胎体层(3),所述第二胎体层(3)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并且在轮胎的胎冠区域中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外侧,从所述第二胎体层(3)到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的距离在所述第二胎体层(3)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的中轴线之间测量,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在每个胎圈中的每个卷边(12)的每个自由端部(A)位于距胎圈线的径向最外点(21)的一定径向距离处,该径向距离至少等于胎圈线的径向高度(Ht)的1倍且至多所述径向高度(Ht)的2倍, ·在每个胎圈中,所述第二胎体层(3)的端部(31)沿径向位于胎圈线(2)的几何中心(22)的内侧, ·在每个胎圈中,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到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最内点(13)相距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高度(Hdc)的85%相等的径向距离的点(B),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金属增强体的直径的2倍且至多等于所述直径的11倍, ·两个胎体层(1、3)的金属增强体是由独立丝线构成的帘线,这些独立丝线中至少50%的独立丝线的直径至少等于0.17mm且至多等于0.23mm,并且这些独立丝线全部的直径至少等于0.17mm且至多等于0.2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A大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B,所述距离DA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的自由端部(A)处测量,所述距离DB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最内点(13)相距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高度(Hdc)的85%相等的径向距离的点(B)处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A大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E,所述距离DA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处测量,所述距离DE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轴向最外点(E)处测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轴向最外点(E)处测量的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E)至少等于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最内点(13)相距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高度(Hdc)的85%相等的径向距离的点(B)处测量的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B)的0.9倍。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点I位于距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的一定径向距离处,该径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轴向最外点(E)之间的距离(Hae)的0.65倍,其中,在所述第一胎体层的点I处测量的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2)之间的距离(DI)小于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轴向最外点(E)处测量的所述第一胎体层(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E)。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处测量的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主要部分(11)与所述第二胎体层(3)之间的距离(DA)减去两个胎体层(1、3)之间的最小距离至少等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金属增强体的直径的1.5倍且至多等于所述直径的4倍,所述最小距离是在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中距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最内点(13)的径向距离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高度(Hdc)的85%相等的点(B)之间测量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每个胎圈中,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卷边(12)的自由端部(A)到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最内点(13)相距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径向高度(Hdc)的85%相等的径向距离的点(B),所述第一胎体层(1)到所述第二胎体层(3)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第一胎体层(1)的金属增强体的直径的3倍且至多等于所述直径的8倍。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胎体层的端部(31)沿径向位于胎圈线(2)的径向最内点的内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轮胎具有以巴计的标称压力P,胎体层的金属增强体的以mm计的直径d,从所述第一胎体层的径向最内点(13)到轮胎旋转轴线的以mm计的径向距离R13,从所述第一胎体层的径向最外点(14)到轮胎旋转轴线的以mm计的径向距离R14,其中,当以mm2计的乘积Q等于(R14-R13)*(3R14+R13)/8,则商1000*d*R13/(P*Q)至少等于0.25且至多等于0.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两个胎体层(1、3)的金属增强体是由独立丝线构成的帘线,这些独立丝线中至少60%的独立丝线的直径至少等于0.17mm且至多等于0.2mm。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