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天车的轨道装置以及物料搬送装置 |
摘要: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天车的轨道装置以及物料搬送装置,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该天车的顶部设有导向轮,天车两侧的底部设有走行轮,而该轨道装置包括导向轨道和走行轨道。其中,导向轨道包括导向主道和导向岔道;导向主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支道和第二导向支道;导向岔道连接于第一导向支道和第二导向支道之间,用于引导导向轮由第一导向支道和第二导向支道中的一个移动至另一个;走行轨道设于导向轨道远离安装面的一侧,包括走行岔道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走行主道和第二走行主道;走行岔道用于引导走行轮由第一走行主道和第二走行主道中的一个移动至另一个。该轨道装置可使天车沿一个方向运行时能在两个走行主道间切换,并提高了天车的搬送效率。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73302.7 |
公开号: |
CN209536453U |
代理机构: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分类号: |
B65G49/07(2006.01);B;B65;B65G;B65G49 |
申请人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微路6号海恒大厦630室 |
主权项: |
1.一种天车的轨道装置,所述天车的顶部设有导向轮,所述天车两侧的底部设有走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包括: 导向轨道,能设于一安装面,包括导向主道和导向岔道;所述导向主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支道和第二导向支道;所述导向岔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支道和所述第二导向支道之间,用于引导所述导向轮由所述第一导向支道和所述第二导向支道中的一个移动至另一个; 走行轨道,设于所述导向轨道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所述走行轨道包括走行岔道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走行主道和第二走行主道;所述走行岔道用于引导所述走行轮由所述第一走行主道和所述第二走行主道中的一个移动至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行主道包括能与所述天车两侧的走行轮配合的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所述第二走行主道包括能与所述天车两侧的走行轮配合的第三支道和第四支道; 所述第一支道和所述第三支道平行于所述导向主道;所述第二支道和所述第四支道位于所述第一支道和所述第三支道之间;所述第二支道具有第一断口,所述第一断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向所述第三支道弯曲,所述第四支道具有第二断口,所述第二断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向所述第一支道弯曲; 所述走行岔道设于所述第一支道和所述第三支道之间,且包括第一岔道和第二岔道;所述第一岔道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动,且在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岔道与所述第一断口的第一端对接,并向所述第三支道延伸,在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断口的第一端对接并向所述第一支道延伸;所述第二岔道能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转动,且在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断口的第二端对接并向所述第一支道延伸,在转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断口的第二端对接并向所述第三支道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沿弧形轨迹向所述第三支道弯曲;所述第二断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沿弧形轨迹向所述第一支道弯曲;所述第一岔道和所述第二岔道均沿直线轨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岔道包括: 第一固定岔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岔段和第二岔段;所述第一岔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支道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支道的一侧,第二岔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支道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支道的一侧; 第二固定岔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岔段和第四岔段;所述第三岔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支道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支道的一侧;第四岔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支道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支道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岔道和所述第一固定岔道的延长线相交,且所述第四岔段和所述第一岔段、所述第二岔段和所述第三岔段均关于所述第一导向支道和所述第二导向支道的中轴线对称; 第一转动岔道,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岔道和所述第二固定岔道之间,并能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间转动;且在转动至所述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岔道与所述第一岔段对接,并与所述第三岔段分离;在转动至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岔道与所述第三岔段对接,并与所述第一岔段分离; 第二转动岔道,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岔道和所述第二固定岔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转动岔道呈预设距离正对设置,并能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间转动;且在转动至所述第七位置时,所述第二转动岔道与所述第二岔段对接,并与所述第四岔段分离;在转动至所述第八位置时,所述第二转动岔道与第四岔段对接,并与所述第二岔段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岔段、所述第二岔段、所述第三岔段和所述第四岔段均沿弧形轨迹延伸;所述第一转动岔道和所述第二转动岔道均沿弧形轨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第一岔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转动; 第二驱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第二岔道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间转动; 第三驱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岔道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间转动; 第四驱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岔道在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还包括: 图像识别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走行主道和所述第二走行主道上的任一检测区域的所述天车的行进方向和数量,所述行进方向包括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走行岔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前方,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走行岔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前方; 控制组件,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走行主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行进的所述天车的数量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四位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六位置,控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八位置; 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走行主道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行进的所述天车的数量大于所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五位置,控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七位置;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走行主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行进的所述天车的数量大于所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五位置,控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七位置; 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走行主道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行进的所述天车的数量大于所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岔道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间,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四位置,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六位置,控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岔道转动到所述第八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组件包括: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环境图像; 图像识别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环境图像,并识别所述环境图像中所述天车的行进方向和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不小于五。 10.一种物料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装置; 天车,所述天车的顶部设有导向轮,所述天车两侧的底部设有走行轮,所述导向轮移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轨道,所述走行轮移动连接于所述走行轨道。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