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包括:车顶本体,所述车顶本体包括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以及空调弯顶模块,其中,所述空调弯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和所述中间车顶模块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中间车顶模块和所述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之间,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以及空调弯顶模块焊接为一体。该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具有焊接量小、焊后变形小、可适用于不同车型间的灵活安装、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较低的工艺要求以及较高的结构强度的优点。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小荣;田洪雷;赵思聪;刘龙玺;林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94339.6 |
公开号: |
CN110466552A |
代理机构: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麻雪梅 |
分类号: |
B61D17/12(2006.01);B;B61;B61D;B61D17 |
申请人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锦宏东路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本体,所述车顶本体包括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以及空调弯顶模块,其中,所述空调弯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和所述中间车顶模块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中间车顶模块和所述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之间,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以及空调弯顶模块焊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以及空调弯顶模块均包括车顶骨架和车顶板,其中,所述车顶板设置在所述车顶骨架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骨架包括多个车顶弯梁,各个所述车顶弯梁分别沿车体长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所述车顶板焊接在各个所述车顶弯梁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板包括波纹顶板,在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中间车顶模块以及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中的波纹顶板上均构造有中空区域; 所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还包括冲压顶板,所述冲压顶板嵌设在所述中空区域内并与所述波纹顶板焊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压顶板上构造有废排口; 所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废排口的边缘并与所述冲压顶板焊接为一体的废排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车顶弯梁的两端的车顶下边梁以及与相应侧的所述车顶下边梁相连接的侧墙上边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边梁包括侧墙上边梁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侧墙上边梁本体的两侧并朝所述车顶下边梁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梁和第二弧形梁,其中,所述侧墙上边梁本体、所述第一弧形梁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梁共同形成开口朝向上方的槽形结构; 所述车顶下边梁的下端嵌设在所述槽形结构内,所述车顶下边梁的下端的轮廓形状与所述槽形结构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车顶本体的内侧面的两侧并沿车体方向延伸的不锈钢滑槽,其中,所述不锈钢滑槽的断面形状为开口朝下的C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还包括多个空调安装座,各个所述空调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车顶模块、空调弯顶模块以及第二端部车顶模块中的相应的车顶弯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安装座构造为开口朝向外侧的U形体,在所述U形体的内部设有支撑件。 1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