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 |
摘要: |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能够确保联动制动线缆中的弯曲部的挠曲的自由度,同时抑制弯曲部的过度移位。弯曲部(112a)具备:前方延伸部(112e),其从所述弯曲部(112a)后端的弯曲部顶部(112c)向前方延伸;以及后方延伸部(112d),其从均衡器(111)侧向后方延伸。在弯曲部(112a)与副车架(26)之间设置有前侧挡泥板(78),在前侧挡泥板(78)设置有引导后方延伸部(112d)的下部立起部(78m)和引导前方延伸部(112e)的上部保持部(78q)。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日本;JP |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井口贵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09-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80056591.6 |
公开号: |
CN109715483A |
代理机构: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黄纶伟 |
分类号: |
B62K19/38(2006.01);B;B62;B62K;B62K19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主权项: |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中,车体框架(11)具备:主车架(22),其从前立管(21)向车体后方延伸;中心车架(23),其从所述主车架(22)向车体下方延伸;座椅框架(24),其从所述主车架(22)向后方延伸;以及副车架(26),其连接所述座椅框架(24)与所述中心车架(23),制动前轮(13)的前轮制动器(91)及制动后轮(16)的后轮制动器(92)由鼓式制动器构成,所述前轮制动器(91)配置在车体左侧,使所述后轮制动器(92)动作的后轮制动器操作件(94)配置在车体右侧,联动制动线缆(112)的一端借助均衡器(111)与所述后轮制动器操作件(94)连接,所述联动制动线缆(112)形成从所述均衡器(111)侧向后方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部(112a)而向前方延伸,向前方延伸的所述联动制动线缆(112)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制动器(91)连接,由此,通过所述后轮制动器操作件(94)的操作而对所述后轮制动器(92)及所述前轮制动器(91)双方施加制动力,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112a)具备:前方延伸部(112e),其从该弯曲部(112a)的后端(112c)向前方延伸;以及后方延伸部(112d),其从所述均衡器(111)侧向后方延伸, 在所述弯曲部(112a)与所述车体框架(11)之间设置有板状部件(78),在所述板状部件(78)设置有引导所述后方延伸部(112d)的第1肋(78m)和引导所述前方延伸部(112e)的第2肋(78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件(78)由后挡泥板(77)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件(78)被侧罩(65)从侧方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肋(78m)形成截面长孔形状的空间(131),该空间(131)形成在所述第1肋(78m)与所述板状部件(78)所具备的阶梯部(78h)之间,所述长孔形状的空间(131)的高度被设定为比所述联动制动线缆(112)的外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肋(78q)至少限制所述联动制动线缆(112)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件(78)的下部具备与所述第1肋(78m)相比向前方延伸的突出部(78d),所述突出部(78d)延伸到所述联动制动线缆(112)与所述均衡器(111)的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112a)配置在由所述副车架(26)、所述座椅框架(24)以及所述中心车架(23)形成的空间(155)的侧方,成为沿着所述副车架(26)和所述座椅框架(24)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件(78)一体地形成有后壁(78a)和侧壁(78b),所述后壁(78a)安装于所述副车架(26)的背面并面向所述后轮(16),所述侧壁(78b)从所述后壁(78a)的右侧的侧缘沿着所述副车架(26)的侧面向前方延伸,在所述侧壁(78b)形成有所述第1肋(78m)及所述第2肋(78q)。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