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及汽车
专利名称: 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及汽车
摘要: 为克服现有车门防擦条与侧围之间存在密封性差以及泥沙沉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密封结构,用于安装于车门上,包括防擦条、车底护板和密封条,所述防擦条安装于车门底部,所述车底护板安装于车身侧围的底部,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车底护板上;当所述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防擦条与所述密封条抵接以密封所述车门下边缘与所述车底护板之间的空隙;当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防擦条与所述密封条分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上述车身侧围密封结构的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实现车门与车身侧围之间的有效密封,避免了车门底部防擦条容易形成泥沙沉积的问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马生;李世杰;陈德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1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669366.8
公开号: CN208867971U
代理机构: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谭果林
分类号: B60R13/06(2006.01);B;B60;B60R;B60R13
申请人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主权项: 1.一种车身侧围密封结构,用于安装于车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擦条、车底护板和密封条,所述防擦条安装于车门底部,所述车底护板安装于车身侧围的底部,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车底护板上; 当所述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防擦条与所述密封条抵接以密封所述车门下边缘与所述车底护板之间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擦条包括防擦条外板和防擦条内板,所述防擦条外板沿所述车门的底部延伸,所述防擦条内板位于所述防擦条外板的内侧,所述防擦条内板的底端内缘与所述密封条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擦条外板为钣金件,所述防擦条内板为塑胶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擦条外板具有位于上部的安装板段和位于下部的延伸板段,所述安装板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的底部外侧壁,所述延伸板段的顶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段的底端,所述延伸板段的底端朝所述车身侧围的底部方向延伸,所述防擦条内板覆盖于所述延伸板段的内侧,所述防擦条内板的顶端与所述车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段朝向所述车门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结构与所述车门之间设置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擦条外板的顶端内缘与所述车门之间设置有第一双面胶条,所述防擦条内板的顶部内缘与所述车门之间设置有第二双面胶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护板具有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第一护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护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车身侧围的侧壁,所述第二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车身侧围的底壁,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交界处往车身侧围方向凹陷以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安装槽中并沿所述安装槽延伸,所述密封条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朝向所述车身侧围的侧壁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凸台结构与所述车身侧围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护板朝向所述车身侧围的底壁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凸台结构,所述第三凸台结构与所述车身侧围的底壁之间设置第三连接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为内部中空的弹性塑胶件,所述密封条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所述密封条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车底护板之间穿设有第四连接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密封结构。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