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及构筑方法 |
摘要: |
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及构筑方法,以大大增强道碴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滑能力,确保大坡度齿轨铁路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包括设置于路基横向两侧的排水沟、填筑于两侧排水沟内侧边墙之间的路基表层,以及填筑于路基表层之上的道碴,轨道结构埋设在道碴顶部。所述排水沟为钢筋混凝土异高边墙结构,其内侧边墙竖向向上延伸形成高边墙,在路基表层顶面上铺设由U型钉固定的摩擦垫,且纵向、横向间隔设置其下部穿过摩擦垫进入路基表层的摩阻棒。所述摩擦垫上连续设置与摩阻棒形成固定连接的小型格宾笼,小型格宾笼内填装道碴且振动密实,轨道结构埋设在道碴的顶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姚裕春;谢毅;赵青海;周成;梅万波;封志军;张耀;袁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48007.5 |
公开号: |
CN110055826A |
代理机构: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分类号: |
E01B1/00(2006.01);E;E01;E01B;E01B1 |
申请人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
主权项: |
1.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基横向两侧的排水沟(20)、填筑于两侧排水沟(20)内侧边墙之间的路基表层(10),以及填筑于路基表层(10)之上的道碴(11),轨道结构(30)埋设在道碴(11)顶部,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沟(20)为钢筋混凝土异高边墙结构,其内侧边墙竖向向上延伸形成高边墙,路基表层(10)填筑于两侧高边墙之间,且在路基表层(10)顶面上铺设由U型钉(14)固定的摩擦垫(13),且纵向、横向间隔设置其下部穿过摩擦垫(13)进入路基表层(10)的摩阻棒(15);所述摩擦垫(13)上连续设置与摩阻棒(15)形成固定连接的小型格宾笼(12),小型格宾笼(12)内填装道碴(11)且振动密实,轨道结构(30)埋设在道碴(11)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基表层(10)的顶面由路基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排水坡度;所述两侧排水沟(20)的高边墙上沿线路方向每间隔1.0-2.0m设置泄水孔(21),各泄水孔(21)的内端口与路基表层(10)顶面部高程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基表层(10)紧邻排水沟(20)高边墙侧0.2-0.5m宽度范围的填料中掺入3%重量的水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摩阻棒(15)的上部露出摩擦垫(13),小型格宾笼(12)与摩阻棒(15)露出段绑扎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小型格宾笼(12)设置两层,其中下层小型格宾笼(12)的顶面位于轨道结构(12)的底部高程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路堑齿轨铁路增强型道床结构的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分层开挖路堑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直至路基表层(10)顶部高程; ②开挖两侧排水沟(20)基坑,并及时施工排水沟(20),且在排水沟(20)的高边墙上预留泄水孔(21); ③待排水沟(20)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开挖两侧排水沟(20)之间的地基基坑; ④在地基基坑内分层填筑路基表层(10),在紧邻排水沟(20)高边墙侧0.2-0.5m宽度范围的路基表层填料中掺入3%重量的水泥; ⑤在路基表层(10)顶面上铺设摩擦垫(13),并拉紧绷直; ⑥在摩擦垫(10)上间隔插入U型钉(4),U型钉(4)下部穿过摩擦垫(13)固定在基床表层(10)中; ⑦穿过摩擦垫(13)在路基表层(10)打入摩阻棒(15); ⑧在摩擦垫(13)上安放小型格宾笼(12),小型格宾笼(12)与摩阻棒(15)的露出段绑扎固定连接; ⑨在小型格宾笼(12)中装入道碴(11),并振动密实至轨道结构(30)底部高程; ⑩在道碴(12)顶部放入轨道结构(30),在轨道结构(30)间铺筑剩余道碴(12)并振动密实。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