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动车构造 |
摘要: |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动车构造,该电动车至少具有一车架单元及一车体盖单元;该车架单元具有朝车体后方延设有脚踏管,该脚踏管为左右一对设置的左脚踏管及右脚踏管;该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可遮蔽该左脚踏管、右脚踏管的脚踏板;该车架单元上设有一收纳电池的电池盒,该车架单元上设有一侧驻车架,该电动车于设置该侧驻车架的相对侧的车体上设置有一可供该电池补充外部电源的电性连接机构;藉此可避免该电动车于对该电池补充电源时产生倾倒的缺失产生,进而来提升该电动车的使用功效。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中国台湾;71 |
申请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宜佐;柯秀萍;苏泰源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255878.4 |
公开号: |
CN110091953A |
代理机构: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分类号: |
B62K11/02(2006.01);B;B62;B62K;B62K11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车构造,所述电动车至少具有一车架单元及一车体盖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具有朝车体后方延设有脚踏管,所述脚踏管为左右一对设置的左脚踏管及右脚踏管;所述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能够遮蔽所述左脚踏管、右脚踏管的脚踏板;所述车架单元上设有一收纳电池的电池盒,所述车架单元上设有一侧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于设置所述侧驻车架的相对侧的车体上设置有一可供所述电池补充外部电源的电性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轴设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于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具有一动力单元及一能够被所述动力单元所带动的被动件;所述动力单元设于所述脚踏管上,所述被动件设于所述电池盒的外周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单元上设有一乘座部;所述车体盖单元更具有中央车体盖,所述中央车体盖位于所述乘座部的下方,所述脚踏板能够形成一搁脚部;所述电性连接机构设于所述乘座部前端略后侧下方的中央车体盖上,且位于所述搁脚部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由俯视来看,所述电性连接机构与所述侧驻车架分别位于所述电动车的车体中轴线的二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机构具有一电性连接座及一盖设于所述电性连接座外的遮敝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座具有一开口部,以及一设于所述开口部内的插座;所述遮敝件藉由枢设部来枢设于前述的车架单元或前述的中央车体盖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敝件可为所述中央车体盖的一部分来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座的开口部背向所述电动车的车体中轴线且与地面以略水平开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更具有一第二电池,所述车架单元上设有一乘座部;所述电性连接机构设于所述乘座部下方且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