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汽车及其后扭力盒
专利名称: 汽车及其后扭力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后扭力盒,所述汽车后扭力盒包括: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一通过若干第一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衬板;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和第一支撑板;第三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所成角度大于0小于180度,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钣金后扭力盒集成化程度低、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汽车后部碰撞中扭力盒结构变形问题,为电池包提供有效保护。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西;36
申请人: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莺;程小山;董金富;杨笠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88418.X
公开号: CN109808773A
代理机构: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臧云霄;钟宗
分类号: B62D21/00(2006.01);B;B62;B62D;B62D21
申请人地址: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园西大道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一通过若干第一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衬板; 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和第一支撑板;以及 第三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所成角度大于0小于180度,该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缓冲板由所述第四基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背向所述第一缓冲板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而形成;所述第三缓冲板由所述第四基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衬板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三缓冲板之间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和若干第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临近所述第三基板的一端形成有副车架前安装点,所述第三缓冲板上形成有后排座椅安装点,部分所述第三加强筋交错设置以形成第一后排座椅横梁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板还通过一第二衬板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第一缓冲板延伸形成一第一延长部,所述第二基板背向所述第二缓冲板延伸形成一第二延长部,所述第一延长部与所述第二延长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延长部及所述第二延长部合围形成后纵梁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延长部的一面形成后纵梁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后横梁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搭接边,所述搭接边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三缓冲板及所述第四基板的同侧边缘,且所述搭接边背向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及所述第三基板延伸,所述搭接边用以连接后轮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设有若干第四加强筋,部分所述第四加强筋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背离所述搭接边的第一侧形成第二后排座椅横梁接头;部分所述第四加强筋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形成有若干门槛梁安装孔。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扭力盒。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